(中央社)
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28日通過《國防授權法》草案,把重啟美國海軍軍艦定期停靠台灣高雄港或其他適當港口,以及允許美軍太平洋司令部接受台灣進港停泊請求首度寫入草案。
根據參院軍事委員會官網公布的摘要,《2018財政年度的國防授權法》(NDAA FY2018)草案以27比0在軍事委員會通過後,草案送交參院全院審議。
不過,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參院軍事委員會通過的《國防授權法》草案中,這項關於台灣的內容是以21票贊成、6票反對通過。
參院軍事委員會官網公布摘要其他內容還包括,指示國防部應執行相關技術支援方案,以支持台灣發展水下作戰能力的努力。國會還認為,美國應強化與台灣長期以來的戰略合作與夥伴關係。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上任以來,對美國國防在預算上展現龐大支持力度,2018財政年度提出的預算案高達6,400億美元,而這次在《國防授權法》中明確寫入美國軍艦定期停靠台灣的港口,但最後是否能實現,關鍵在行政部門的態度。
這是繼去年前美國總統歐巴馬簽署《2017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明定五角大廈應推動美、台間高階軍事將領及資深國防官員交流後,美國國會再度主動展現對台灣的支持。
北京去年拒絕美國史丹尼斯號航空母艦打擊群停靠香港,當時參與黨內總統初選的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克魯茲(Ted Cruz)就曾建議,美國應將航艦「改道去台灣」。
參院軍事委員會通過《2018年國防授權法》草案後,將送交參院全院審議;另外,若眾院通過的版本文字有所不同,兩院則需協調出同一版本,最終在兩院都通過,再送交白宮讓川普簽署,法案才生效。
但美軍軍艦是否真會停靠台灣港口,美國軍港又是否真接受台灣的停泊請求,美國行政部門,尤其是白宮的決定最關鍵。
若提案通過,恐撼動美國奉行40年的「一中政策」
如果《2018年國防授權法》草案獲得國會通過,關於美軍艦隊可停靠台灣的新政策,恐怕將撼動在「一個中國」政策之下,美國對中國近40年的順從。
這項法案現在將交由參院全院考量。根據法案摘要,這項新政策也指示國防部協助台灣發展「包括載具和水雷在內的國造水下作戰能力」,並要求加強戰略合作。
中國駐美大使館官員未立即就此法案作出回應。
擬議的該項對台政策改變由多位參議員推動,白宮看法如何不得而知。美國總統川普當選後不久就曾暗示將會檢討行之已久的一個中國政策,讓華府和北京的關係緊張不安。他2月在與中國領導人的電話中重申美方對「一中政策」的承諾。
凡是有利台灣安全,國防部表示「樂觀其成」
關於美國聯邦參議院軍事委員會表決同意,美國海軍軍艦可定期停靠台灣的港口一事,國防部表示,凡有利於台灣國防安全及區域穩定的交流合作都歡迎,並樂觀其成。
中時報導,對此消息,國防部軍政副部長蒲澤春出席美國獨立紀念日慶祝酒會後,接受媒體詢問時表示,他尚未看到上述內容,國防部發言人會統一說明,但他說,這是很多年都沒有聽到的消息,他也無法證實。
蒲澤春日前赴美國參加台美軍事交流,他說,這是例行性的活動,沒有很特別,智庫活動就是學術研討,大家交換意見;過程非常順利,大家對我們也都友善。對於軍購議題,蒲澤春說,沒有談到,這議題是別的會議才會談及。
《2018年國防授權法》草案中的軍艦停台原文:
Reestablishes regular ports of call by the U.S. Navy at Kaohsiung or any other suitable ports in Taiwan and permits U.S. Pacific Command to receive ports of call by Taiwan; directs the Department to implement a program of technical assistance to support Taiwanese efforts to develop indigenous undersea warfare capabilities, including vehicles and sea mines; and expresses the sense of Congress that the United States should strengthen and enhance its long-standing partnership and strategic cooperation with Taiwan.
核稿編輯:羊正鈺
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