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總統蔡英文今天表示,「搶救母語大作戰」已開始;在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公家機關將逐步提供客語服務、國民中、小學也會把客語列必修;政府會力挺客家,絕不讓客語消失。
蔡總統昨天出席「講客廣播電台的開播」儀式,上午還透過社群網站臉書貼文說,請大家鎖定FM105.9, 「講客廣播電台」開播了。
蔡總統說,講客廣播電台開播,代表國家在推廣、傳承客家語言文化工作上又往前邁進一大步。她在開播典禮上,也用客家話,向所有關心客家朋友報告「我們的『搶救母語大作戰』,已經開始了」。
蔡總統表示,接下來會推動《客家基本法修法》,客語列國家語言。在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公家機關將逐步提供客語服務、國中、小也會把客語列必修。
蔡總統說,客語是客家人與客家文化的根,政府會全力挺客家,絕不讓客語消失。
蔡總統全程以客語致詞表示,很多客家朋友常掛心客話保存,她總記得作家鍾肇政對她講過,擔心「無客家話,就無客家人」。
蔡總統說,「蔡英文做總統,我的政府一定全力挺客家,絕對不會讓客語這個祖宗話消失」,「講客廣播電台」開播,就顯示她為客語、客家文化打拚決心。
蔡總統說,過去政府有想成立全國性客語廣播電台,一直無法做到,現在總算順利完成。全國性「講客廣播電台」,是台灣客家語言在文化轉型正義中重要指標,也是客家文藝復興中重要工作。
蔡總統表示,她會用全面性政策推廣客家。大家最關心的「浪漫客庄台三線」,不會只會用年度預算執行,在前瞻計畫中,也會用特別預算,結合新文化創意、新農業、生態旅遊加速振興客庄。
蔡總統強調,搶救母語不單只有理念,要有行動。政府會法制化保存客語。客語是客家文化的根,她會用所有力量,讓客家文化在台灣壯大。
新唐人報導,自1997年,台灣有了第一家客語廣播電台「寶島電台」,歷經扁、馬政府時期,對於成立全國性客語電台的構想,一直無法落實。如今被視為語言文化轉型正義的一環指標,蔡總統任內終於達成「講客電台」開播,也是要向鄉親們證明,政府力挺客家文化的決心。
中時報導,對於曾說過「客家妹當總統,一定會挺客家人」的蔡英文總統,網路上的反應不一。有網友點出,蔣中正沒有把他的母語浙江方言,列為官方語言,也沒有強迫國中小都學他的浙江話。李登輝跟陳水扁沒有把他們的母語閩南語列為官方語言,也沒有強迫國中小都學他的閩南語。馬英九沒有把湖南方言列為官方語言,也沒有強迫國中小都學他的湖南話。
網友猛酸蔡英文說,她要把她的母語客家話列為官方語言,還強迫國中小都學她的客家話,「國家就是妳家?這是要稱帝的節奏?」「客語必修,那閩南語要不要必修,原住民十幾族的族語要不要必修?整天學語言就飽了,別科都不用上了啊!」
講客電台開台 7縣市即日起可收聽
為了保障客家族群媒體近用權跟文化發聲權,客家委員會籌辦多年的「講客廣播電台」今天正式在FM105.9開播,並在新莊典華會館舉辦開播茶會,現場邀請陳家八音團、榮興客家採茶劇團等進行演出。
客委會主委李永得說,根據國家通訊委員會今年2月公布的資料顯示,客語指定用途電台僅有5家,約占全國無線廣播電台170家中的3%,客語廣播的比例跟涵蓋範圍,相對於客家人口比例(19.3%)顯有失衡。
李永得指出,全國頻道客家廣播電台的成立,是以客家族群對語言、文化認同及近用傳播媒體的需要為基礎,不僅是落實歷任總統的客家政見及鄉親期待,也是文化多樣性的具體實施。
客委會指出,講客電台節目類型多元,具客家文化特色,並邀請相關領域知名客籍專家,以客語為主要語言製作節目,也針對收聽族群特色製作適合各年齡層的相關節目內容。
客委會表示,講客電台初期收聽範圍為北北基桃跟台南高屏等7縣市,後續將逐步擴大收聽範圍。民眾除了透過收音機收聽外,也可透過網路收聽。
「講客廣播電台」是台灣第一家覆蓋全台的客家話廣播電台。電台成立於2017年,目前由中華民國客家委員會運營。
早在陳水扁執政時期,就已提出設立客家廣播電台的想法,但一直未能實現。由於沒有專屬頻道,客委會採取與多個公營、民營的客家電台共同串聯成聯播網,為聽眾提供各式的客家資訊。2016年11月30日,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審議通過客委會及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籌設全區性廣播電台的頻率指配申請案,將當時中廣寶島網的頻率分配給籌備中的客家廣播電台。經過一系列紛爭,NCC於2017年4月14日收回中廣寶島網和中廣音樂網的頻率。
2017年5月9日下午,講客廣播電台進行了第一次試播。2017年6月21日,NCC通過了「講客廣播電台」的廣播執照申請。第一期將先開播台北竹子山、高雄中寮兩個轉播站,可涵蓋台灣北部及南部區域,此後將逐漸增加轉播站,覆蓋全台灣;同日起進行節目試播,內容為之前於ICRT、IC之音播過的5分鐘客語節目(客家委員會贊助製播)。
2017年6月23日,講客廣播電台開播。
核稿編輯:楊之瑜
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