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台灣文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民報】送筱峰離舊北師 有感 (1579)

$
0
0
李筱峰的言論與行動,幾十年來,像把台灣鳥松種子撒在台灣大地上。圖/郭文宏(資料照)
李筱峰的言論與行動,幾十年來,像把台灣鳥松種子撒在台灣大地上。圖/郭文宏(資料照)

「回顧十年時光,這個研究所沒有社會上勾心鬥角的氣氛,有的是互相提攜、互相支援、互相禮讓、互相敬重的文化。為台灣文化、為民主自由、為社會公義共同奮鬥」,這是李筱峰教授退休感言。

是否容我後加一句:「或堪為台灣諸大學本土系所的典範」,近二、三十年來, 在大中國文化教育體系中的本土研究的小眾圈。不必諱言 ,猶有「同門異戶」甚或「異門神離」,我不敢用勾心鬥角一詞, 但常不免為之痛心疾首。

李教授退休之言,語重心長最後指出「共同奮鬥」,正是吾輩完成政治文化建國的唯一手段。 如今各搞各的 ,有的研究沒有價值,有的 博士畢業卻對台灣整體歷史文化毫無概念 ,我強調研究古典一定要有當代意義。 台灣安危是我本土研究知識份子迫切的重責 。「台灣學」是要建構台灣主體價值與國民意識,必須有整體互動性 。

我早就期待學術界來慎重討論研究:「台灣研究的結構、方法、進程、方向」,此外,做一個本土學者除了研究, 最重要的還是實踐,能言論能行動。北教大前身是台灣最優秀的「台北師範」,人才輩出 ,從日治至戰後初期 ,學生反殖民、爭自由的運動 ,層出不窮。然而國民黨最嚴厲的壓制,師範的師生成了「乖乖牌」代名詞 。教師的馴服,如何培養獨立思想的學生 ?這是國民黨舉世教育的大勝利,麻醉了台灣人。

本土執政後,本土系所得以成立,北教大創台文所,我亦出綿薄之力。當年以言論「犯法」而遭政大退學的李筱峰教授終於進入「舊北師」。時事滄桑 ,我彷彿沉落於百年的時光隧道。筱峰的言論與行動,幾十年來,像把台灣鳥松種子撒在台灣大地上。他任職何方 ,回首依然綠色滿天,生意盎然。沒有離別,在綠色大地上。



原文連結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