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台灣文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中國時報】短 評-縱容柯P就是閹割自己 (1929)

$
0
0

台灣選民在經歷過2次政黨輪替後,理應練就一身識清辨濁的功夫。然而,每回大選到來,社會卻總會出現造神運動,任由感性左右理性,明知支持對象有瑕疵,卻也寧可忽視擱置,陪著候選人一塊掩飾問題,就怕傷了選情。眼前的首都市長選舉,就是如此。

柯文哲自從宣布參選台北市長以來,支持度居高不下。上周辯論結束,更創下歷史新高,一舉把和對手的差距拉到16%,勝選氛圍濃厚。

然而,就在選舉倒數前夕,柯文哲陣營自爆竊聽案,儘管孰是孰非仍難判定,但卻意外扯出案外案,原來事發地點,就發生在「台灣都更公司」;而這裡竟然也是柯辦政策核心部門的根據地。到底是什麼樣的關係,能讓都更業者願意讓出空間,讓柯文哲直接進駐?

先不談柯文哲事後是如何解釋這種狀況,但是,假若這件事是發生在連勝文身上,可想而知的是,從柯本人到整個綠營,勢必將所有與官商勾結有關字眼,全扣到對手身上。

然而,事件曝光迄今,有關柯辦與都更公司之間有何關聯?兩者間是否存在利益關係?柯文哲在沒有任何解釋的情況下,就順利全身而退,且毫髮無傷。

問題是,長期以來,柯文哲主攻對手「權貴」的基礎,不就是認定連家是因為靠著官商勾結,才能累積萬貫家財嗎?既然如此,柯P當然有必要謹守政商分際,避免落入官商勾結的問題。結果,現在卻是一手質疑對手,一手放任幕僚大力擁抱都更業者,難道他不曉得與業者交好,就是貪汙的起源嗎?

不可否認的是,柯文哲所揭櫫的政治理想性,確實讓對手難以抗衡。但理想必須以現實為基礎,如果你我都已看見柯P的問題,卻還是任由造神運動掩飾一切;那麼,歷史告訴我們,這麼做的結果,不過就是再製造出另一位政客罷了。



原文連結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