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世界衛生組織(WHO)未邀請台灣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HA),瑞士主流媒體今天報導,中國大陸強力施壓阻擋台灣受邀參加,兩岸關係緊繃使得自2009年兩岸達成的協議不堪一擊。
駐日內瓦代表處表示,瑞士「日內瓦論壇報」(Tribune de Geneve)今天刊出文章,標題為「中國大陸不想在日內瓦看到台灣人」(法文原文出處),表示大陸強力施壓阻擋台灣受邀參加WHA。
報導指出,台灣代表能參加下週一開始在日內瓦舉行的WHA嗎?各國的外交協商中仍在進行中,試圖說服大陸不要動用其否決權。自2009年以來達成協議,台灣得以觀察員身分參加世界衛生大會,然兩岸雙邊關係的緊繃,也讓這個協議不堪一擊。
WHO並未如往年邀請台灣,大陸領導人習近平今年1月與秘書長陳馮富珍會晤時,應該已對她強力施壓,要求今年不得邀請台灣。
文章強調,台灣總統蔡英文在2016年5月當選後,不像其前任採取對陸方妥協的態度,反對一個中國原則,令大陸甚為惱怒。
雖然目前支持台灣的美國、日本、澳洲、德國、法國及加拿大,力求扭轉局面,但今年大會聚焦於秘書長選舉,大陸也意圖左右選舉結果,讓情勢變得更為複雜。
報導表示,如果未影響國際衛生安全,台灣2300萬人被排除在外,是沒有人會注意到的,但是傳染病是沒有國界的。儘管大陸阻擾台灣受邀,台灣方面表示將努力至最後一刻,在沒有邀請函狀況下,仍會來日內瓦。
「日內瓦論壇報」是法語瑞士主要法語報紙之一,日內瓦街道上均可見其販賣機,各國駐團及國際組織多有訂閱,讀者包括當地及國際社群數近25萬。
衛生福利部長陳時中19日深夜率團赴日內瓦,他在機場受訪時表示,此行將與各國交換台灣在醫療上的心得,同時會向中國大陸表達抗議和憤怒。
記者問到是否會對中國大陸表達抗議時,他表示,「向中國大陸表達抗議和憤怒是要的」。
世衛行動團預計在當地時間20日中午抵達日內瓦後,展開工作會議、參觀萬國宮;21日開始與他國進行雙邊會談、歡迎酒會;並將在22日舉行國際記者會,安排參加周邊會議,預計在26日中午以前離開日內瓦。
中國大陸外交部:不管做什麼,「註定會失敗」
中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今天未明確表示陸方是否會阻撓,僅說民進黨政府無論採取什麼做法都「註定會失敗」。
中國大陸外交部下午舉行例行記者會,華春瑩回應提問時重申,世界衛生組織(WHO)是聯合國專門機構,「必須由主權國家來組成」,也必須遵循聯合國有關決議體現的「一個中國」原則。
華春瑩聲稱:「台灣地區作為中國的一部分,參與國際組織活動必須要遵照『一個中國』原則處理。」
她說,民進黨政府拒不承認「一個中國」原則,是導致過去8年來台灣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HA)的「特殊安排」難以為繼的根本原因,「責任在誰,不言自明」。
至於台灣民間團體組成的宣達團也啟程,並印製中、英、德、法4國語言文宣,向國際表達台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訴求。
2017 WHO宣達團20多人今晚將從台北啟程,前往日內瓦向國際發聲,宣達團團長蔡明憲表示,今年的宣達活動將是9年來最大規模的,除了從台灣出發的團員,歐洲也有近30名台僑前往聲援,誓言要讓世界看見台灣。
宣達團發言人曾琮愷指出,為了讓國際瞭解台灣以及參與WHO訴求,今年特別集結台灣友人力量,印製2000份的4國語言文宣,屆時將在日內瓦湖畔發放給各國官員及記者。
文宣中強調,台灣是先進的民主國家,在全球200大醫院中,台灣就占了14家,排名全球第3;全台有84.8%民眾認為應加入聯合國、76.6%民眾支持加入WHO,並且呼籲「中國不能代表台灣人民,台灣沒有聯合國代表」,重申台灣的民主自由人權不該被忽略。
曾琮愷說,希望透過簡潔、強而有力的文字,讓日內瓦的國際組織、居民都能了解台灣的訴求,讓世界看見台灣加入WHO的決心。
陳時中投書日媒 籲支持台灣參與WHA
陳時中投書日本產經新聞電子報指出,世界衛生組織(WHO)應正視台灣參與WHO及世界衛生大會(WHA)的正當性與重要性,以維護全球健康人權與防疫無缺口。
陳時中以「對抗全球流感大流行,台灣不能缺席」為題投書表示,每年因為流感病毒的多變,且存在於人類及多種動物身上,近幾年來發生的禽流感及新型流感疫情,都造成全球衛生安全的緊張。WHO一直以來都呼籲全球投入更多的資源,致力於發展和採行各種非藥物和藥物策略。
2003年全球爆發SARS疫情,全台遭受無情肆虐,包括:多位醫護人員因照護病人而不幸感染SARS病亡(其中尚包含即將臨盆的護理人員和她腹中胎兒)、醫院關閉、超過15萬1000人居家隔離、旅遊限制、學校停課等等慘痛代價,讓台灣深刻體認疫病無國界,全球必須共同攜手面對傳染病威脅的重要性。
2003年當時,因台灣非WHO會員國而未能及時取得SARS病毒相關防疫資訊,僅靠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派遣防疫專家來台協助,直到和平醫院爆發院內感染之際,WHO才在闊別31年後首度派遣專家抵台協助。SARS的經驗教訓,也終讓WHO及國際社會開始認真思考如何彌補台灣這塊全球防疫缺口。
陳時中表示,台灣的防疫官員及專家在SARS疫情後期,即獲邀出席WHO舉辦的SARS研討會。
台灣並遵循WHO流感大流行整備指引,從2003年起儲備流感抗病毒藥劑、並於2005年建立因應流感大流行準備計畫,2007年起儲備人用A/H5N1疫苗。另外,也建立中央、地方及醫療機構的防護裝備三級庫存機制,安全儲備量為30天,並建置傳染病防治醫療網,於全國指定6家應變醫院。
台灣從2005年起獲邀出席若干WHO流感相關技術性會議,與各國防疫專家進行交流;並於2009年起納入WHO國際衛生條例(IHR 2005)運作機制,與WHO總部建立直接聯繫對口單位,以向WHO通報台灣重要公共衛生事件。
因為有直接的聯繫管道,當2009年爆發H1N1新型流感全球大流行,台灣得以有效進行各項防治措施,即時監測個案並通報WHO,與國際分享H1N1流感病毒基因序列。同時索取疫苗種株,自製生產H1N1流感疫苗,促使台灣國H1N1疫苗接種完成率達7成以上,有效降低H1N1流感死亡、避免流感疫情在國內外的傳播。
陳時中表示,很遺憾地,台灣歷年申請參與WHO技術性會議,因政治干擾而遭拒的比例甚高,造成台灣與國際社會共同維護全球防疫缺口的極大困難,台灣更是失望今年WHO未依循其憲章宗旨,以及國際社會廣泛支持邀請台灣參與WHA的呼籲,屈從於特定會員的政治利益。
他強調,WHO作為專業國際醫衛組織,應依其憲章宗旨,為全人類健康福祉服務,不得因種族、宗教、政治信仰、經濟或社會條件的差異,而有所區別。這普世健康人權價值明載於WHO憲章,並構成WHO邀台灣參與WHA,以及台灣平等參與WHO各項活動及技術性會議的基礎。
這篇投書最後籲請WHO及相關各方關注台灣長期以來對全球公共衛生防疫以及健康人權的貢獻,與WHO會員國建立的醫衛夥伴關係。台灣有能力也有意願善盡作為國際社會成員的責任,與WHO合作因應防疫挑戰。台灣需要WHO,WHO也同樣需要台灣。
陳時中也投書大馬、美國報章
馬來西亞「太陽報」今天大篇幅刊登衛福部長陳時中投書,以助大馬瞭解台灣醫療體系對全球人類健康的貢獻及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HA)訴求,以爭取大馬支持台灣參與WHA。
「太陽報」(The Sun)上午於網路版全文刊登陳時中的投書,標題為「Taiwan’s Participation is Vital to Global Influenza Pandemic Preparedness and Response 」(對抗全球流感大流行,台灣不能缺席)。
「太陽報」是大馬發行量最大的日報,每日發行量約31萬份,主要於都會地區發行,包括網路版在內每日讀者約150萬人次,讀者群包括馬來人、華人、印度裔等3大族群,為大馬各階層人士喜愛閱讀的媒體,在大馬社會各階層極具傳播影響力。
陳時中在美國媒體發表也在華府「每日電訊」(Daily Caller)專文說明,台灣對抗全球流行疫病的努力,以及取得防疫即時資訊的重要性。
但很遺憾,台灣歷年申請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技術性會議,因政治干擾而遭拒的比例甚高,造成台灣與國際社會維護全球防疫缺口。
此外,WHO今年未依憲章宗旨,以及國際社會廣泛支持邀請台灣參與世界會生大會(WHA)的呼籲,屈從於特定會員的政治利益,台方更感失望。
陳時中指出,WHO作為專業國際醫衛組織,應依憲章宗旨,為全人類健康福祉服務,不得因種族、宗教、政治信仰、經濟或社會條件差異,而有所區別。
這項普世健康人權價值明載於WHO憲章,讓WHO邀請台灣參與WHA,以及台灣平等參與WHO各項活動,以及各項技術性會議的基礎。
文章籲請WHO及相關各界,關注台灣長期對全球公共衛生防疫以及健康人權的貢獻,以及WHO會員國建立的醫衛夥伴關係。
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