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吃一碗豬肉飯,再一碗當歸鴨肉湯,再一盤燙青菜,就要150元一餐。
晚餐若吃個自助餐抓個90元,再吃一盤水果50元,再加早餐的漢堡系列加鮮奶茶80元,還有下午點一杯劣質咖啡45元。
要吃到營養夠不厭世,一天就是花差不多400元,一個月30天不出去聚餐,就是12000元。
加上房租水電14000,就是26000元。若有寵物加2000,就是28000元。
這篇稱不上計算,只是粗略隨手估的文一出來,就不意外釣出一些認為自己可以吃得更省,或是已經過得夠苦為什麼還要養寵物的人。
我並不知道一個完全依靠自己在生活的人,開銷應該是多少像是個人,每天吃飯吃超過400塊,那會被一些朋友說是奢侈的。他們大概忘記了,唸大學的錢要自己付的,生病也有健保不給付的,鞋子穿幾年底也是會磨平的,很多工作不能不穿西裝的,再省的衣服幾百塊一件也不是不會鬆掉得再買的,過年紅包錢要包的。我不知道是不是每一個人都知道,每天睜開眼睛的那一刻,哪怕窩在家裡沖馬桶也是要錢的。
在弱弱相殘裡尋找優越感,就只會看到,這個人是不是在吃上面可以再省一點,住的地方還有更便宜的地方。
書,省下來吧,那不是生存所需。
文具,省下來吧,那不是生存所需。
進修,省下來吧,那不是生存所需。
傢俱,省下來吧,那不是生存所需。
皮膚科,省下來吧,那不是生存所需。
旅遊,省下來吧,那不是生存所需。
治裝,省下來吧,那不是生存所需。
電動,省下來吧,那不是生存所需。
孝親,省下來吧,那不是生存所需。
吃水果,省下來吧,那不是生存所需。
該省的,我們都省下來了。
我們還連,生小孩都省下來了。
我們還連,買房子都省下來了。
食、衣、住、行、育、樂、生、老、病、死,青年都已經退守到只能在「吃」跟「住」上面捍衛作為生而為人的尊嚴,其他隨風草枝擺,聽天由命。
還希望我們省下什麼呢?
我們租房子的地方家徒四壁,我們稱那叫極簡風。
很多家具買不起的,撿回來的就是復古風。
我們特別愛去廢棄的荒野跟工廠拍厭世照,那裏的風景就跟我們對台灣未來的想像一樣,一片荒蕪。
其實,就像這篇「厭世文」文章中故意沒有算進去的,如交通費、電話網路、社交或是孝親費等...這些不可能不花到的費用。平常,就是得用餐費跟居住開銷去節省下來支出的。
讓你活著,也存不了錢。不敢生病,也不敢發生意外。
剛出社會自己賺錢,可能會覺得手頭上比原本唸書時的零用錢多,所以覺得剛好夠用。但事實上時間久了,你就會發現怎麼往往工作能力不是公司給你薪水的標準,有時候,是年紀與關係決定了你的薪水。因為你年輕,曾幾何時,「你還年輕」這句話就是你應該學習,而且你沒有家累所以被剝削活該的掩護。
如果你住家裡,那你很幸福,因為你可以少花薪水近1/3的開銷,家裡會幫你吃掉太多看不見的成本。譬如盥洗、清潔用品,譬如家具與電器。如果你是租屋族,哎,那希望你與我一樣身體健康,因為我們沒有生病與發生意外的本錢。
台灣居住成本高而薪水低,往往很難將居住成本(租房與修繕及水電開銷)控制在薪資1/3以下,一個完全獨立自主不靠家裡的受薪階級是難以生存的。
你說買房子跟生小孩?親愛的,那不是我們現階段要思考的。
※本文獲作者吳濬彥授權轉載,原文:https://www.facebook.com/9413aman/posts/1676958145652155
※作者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wugm9413/
【延伸閱讀】「努力就有收穫」只是神話!一天工作8小時「幫紅豆麵包撒上芝麻」...年輕人再怎麼認真,也只能領最低薪
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