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今天是五一勞動節,國健署一項調查指出,全台近四成上班族體重超標。醫師李佳綺指出,10個肥胖者有8個和生活作息有關,其中晚睡是最大問題,呼籲晚上11時前就該上床睡覺。
開業家醫科醫師李佳綺今天受訪時表示,生活作息亂、工作壓力大,不僅會影響新陳代謝、內分泌以及自律神經,還可能因體質不同,導致肥胖、掉髮、高血壓、嚴重便秘,女生月經不規律、愛來不來等問題,儼然成現代人的文明病。
李佳綺說,在她的門診中,10個肥胖者就有8個習慣晚睡,一旦晚睡、新陳代謝變差,就算再怎麼節食,只要壓力一來、心情不好,「呼吸都會胖」。
很多上班族因加班,導致隔天早上起不來、工作效率差,晚上又得再加班,陷入惡性循環;另有不少職業婦女,總等孩子睡了才覺得「有自己的時間」,開始洗碗、拖地等,拖到凌晨才上床。
她還曾遇過一名30多歲男性,因從事物流業,近兩年輪到上大夜班,每天日夜顛倒,有時下午2點才吃「早餐」,有時又到凌晨12點才吃第一餐,體重竟從120公斤飆到160公斤。
李佳綺指出,該名男性本身就是易胖體質,加上作息亂七八糟,才會越來越胖,後來建議他換回正常班,調整生活作息,晚上11時以前上床睡覺,休假就去騎腳踏車看看風景,不僅體重從160瘦回115公斤,原本重度脂肪肝也變成輕度,紅字通通不見。
她建議,上班族應盡可能早起工作,也不要加班,職業婦女則可早點睡覺、提早起床,看著陽光出來一邊打掃、洗碗,也比工作一天累得要命再做來的好,不僅心情好、工作效率也會提高。
對於想減肥的民眾,李佳綺則呼籲一定要在晚上11時以前上床睡覺,睡6到8小時就好,也別睡太久,切記早餐一定要吃,三餐定時定量,而晚餐則建議在睡前四小時吃完,這樣一來幾乎可解決八成健康問題。
華人健康網報導,在睡眠不足的狀態下,體內調控饑餓的荷爾蒙「瘦素」會發生顯著的變化,讓人感到強烈的饑餓感。而上班族頻繁熬夜,每感到饑餓時容易大開食戒。攝取的熱量自然就增多,人也就胖起來了。
另外,壓力過大容易導致腎上腺皮質醇指數居高不下、胃蠕動及消化功能增強、食慾增加。而當人感到壓力時,大腦會想用一些方法轉移注意力,於是,「吃」成為了大多上班族的宣洩管道。
延伸閱讀:
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