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wimg.edgesuite.net/images/ReNews/20170430/640_e3ed4aebcd1a41316add96da4dec9f7d.jpg)
顏正芳/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教授所謂「全國家長會長聯盟」將主辦四場「全國家長重視品德/審議性平教材座談會」,4月29日在高雄舉行了第一場。會中除了由主辦單位評論現行性平教育內容外,並請了台灣師大退休教授晏涵文做專題演講。但看完整場座談會,腦中不由得冒出許多問號。首先,主題中的「品德教育」在哪裡?整個座談會只有晏教授兩張投影片提到:「性教育也是一種品格教育,其教導重點不是在性知識,而是在教導與性有關的價值以及將價值實踐所需的能力」、「品格(Character)是指一個人為了維護與實踐自己的價值觀,所採取的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程度」。但這是「品格教育」的真諦嗎?怎麼和教育部委託國家教育研究院規劃建置的方案目標差那麼多?其實整場座談會的焦點,在於抨擊現行性別平等教育中,關於「認識同性戀和多元性別」和「太早教導學生性知識」等所謂「爭議性、不適齡教材內容」。但講者的抨擊理由卻有諸多錯誤,例如晏教授說:「現在的性別平等教育只重視同性戀」,但事實上,預防性騷擾、身體意象和界線、性別刻板印象、家務分工、檢視性別偏見、性別相關法律等等,都是性平教育的內容,認識同性戀不過是其中一項;還說「性平教育都是校外的同志在教」,這對崗位上的性平教師更是不公平。其次,這場座談會中不時宣揚過時的性別和性教育觀念,例如晏教授主張:「過去社會因為妻子願意犧牲,因而維持了家庭,而現在大家都自我中心了,不願犧牲」,這般封建的說法,令人乍舌。晏教授還主張:性教育最重要的是教導學生延後發生性行為、反對大學校園設置保險套販賣機。但事實上,Chin等人在《美國預防醫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2012;42(3):272–294)就已經發表大規模回顧研究結果,比較教導學生充分性知識和防護的「全面性教育」和反對婚前性行為的「守貞性教育」兩者的成效。結果顯示:接受「全面性教育」者,發生性行為、性行為頻率、性伴侶人數、不安全性行為等指標,只有未接受性教育者的七至八成,其中有性行為者使用保險套或避孕藥者更是未接受性教育者的1.2至1.5倍;而「守貞性教育」只有延後性行為發生的效果,其他安全性行為指標則和未接受性教育者無差異,所以「全面性教育」比「守貞性教育」成效較佳。晏教授未採納這項21世紀的研究結果,仍執著於舊觀念和舊知識,令人遺憾。為了攻擊性別平等教育,會中竟還有講者依照自己的想像來胡亂詮釋他國數據。「高雄市監督不當教材家長聯盟」召集人洪志和說:新加坡的教育主張學生不要發生性行為,結果讓青少女懷孕大幅降低,但事實上,新加坡Children-at-Risk Empowerment Association (Care Singapore)的顧問Lena Teo就指出:新加坡青少女的性行為是增加的,但因為採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因而導致懷孕率下降。主辦單位想「監督不當教材」,卻處處自打臉,究竟迷航的「高雄市監督不當教材家長聯盟」和「全國家長會長聯盟」,是想把家長帶領到何處?這場座談會最讓人憤怒的是:不斷地消費過世的人!像是致詞的台南市議員王家貞說:日前年輕女作家的過世,顯示不適齡的性教育和不教育是嚴重問題。王議員不知道事情原委就做這樣的解讀,對逝者和家屬,實在是大不敬!會中甚至拿十年前過世的少年葉永鋕做文章,晏涵文教授說:「他(指葉永鋕)是sissy (字典中譯為娘娘腔),不是每個sissy的人都是同性戀」,欲藉此來弱化性別平等教育中「認識和尊重同性戀」單元的必要性。洪志和甚至說:「將葉小弟的死亡歸因至性別歧視,是一種迷思」(他的投影片連「迷思」都寫成「迷失」),想藉以逃避他施行歧視的事實!最後,主辦單位要出席民眾填問卷,說要調查家長「對於爭議性性別平等教材內容的看法」,「作為學校選書的參考和向政府反映的依據」。但詭異的是:這份問卷在每一項問題旁邊剪貼上特選版本教科書的一小段內容,說是要對題目做「說明」,但這根本就是在主導填答者,以回答出主辦單位想獲得的答案!甚至,主辦單位人員在台上一題一題地教聽眾如何填問卷,這樣的「問卷調查」,結果怎麼可能有公信力?這場座談會最後主張:「性別平等教育應改回兩性平等教育的原名」,這充分展現:這些「家長組織」打的算盤,就是要打壓多元價值,逼同/雙性戀和跨性別等性和性別少數族群「躲回社會看不見的櫃子裡」,繼續承受歧視和傷害,而且他們主張「性教育要幾歲幾歲之後才能教,否則學生會受到誘惑而發生性行為」,這不只悖離事實,對於所有對性正處於好奇、嘗試的學生來說,缺乏足夠的性知識,會造成多大的傷害啊。雖然來參加這場座談會的民眾很少,但奇特的是:民意代表很瞎挺主辦單位。民進黨立委林岱樺親臨現場致詞,國民黨立委黃昭順辦公室名列協辦,還有跨國、民兩黨的16位高雄市議員出席或掛名協辦。這些民意代表到底知不知道自己是在支持什麼樣的惡行啊?【即時論壇徵稿】你對新聞是否有想法不吐不快?本報特闢《即時論壇》,歡迎讀者投稿,對新聞時事表達意見。來稿請寄onlineopinions@appledaily.com.tw,文長以500字為度,一經錄用,將發布在《蘋果日報》即時新聞區,唯不付稿酬。請勿一稿兩投,本報有刪改權,當天未見報,請另行處理,不另退件或通知。
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