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台灣文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關鍵評論】Abby Huang:《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作者林奕含過世 (2820)

$
0
0

(中央社)

今年26歲的作家林奕含,2月出版第一本書《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廣受好評,已印到第五刷。昨(27)晚卻傳出她過世的消息,許多讀者在網路上表示不捨她的早逝。

中央社報導,林奕含在高中時得了重鬱症,從16歲起就固定到精神科接受診療,但醫生卻一直沒有給她明確的病名。

林奕含在接受OKAPI採訪時表示,「我因為精神病常常會發作,不一定能去上學,很長一段時間都很自卑」。而寫出「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這個故事跟精神病,是她一生最在意的事。

成為創作者之前,林奕含身上已沾黏著各種標籤。父親是有「台南怪醫」之稱的林炳煌,而她以滿級分考上醫學系,但只唸了兩個禮拜就休學,後來重考上政大中文系,第三年因病情發作再度休學。因此網路上流傳著「漂亮滿級分寶貝」、「怪醫千金」(父親是有「台南怪醫」之稱的林炳煌)、「精神病患」的稱呼形容她。

林奕含在4月4日的臉書上寫道,每次看見網路筆戰,一旦有人拋出卑劣的詞彙或偏激的觀點,反方一定會有人說:「樓上該去看精神科了。」或者生活中遇到暴虐的客人,怠慢的上司,人也會罵:「有病就要看醫生!」

林奕含說,每次看見這樣的譏諷,她就很痛苦。她形容在精神病院的時光,為了防止病患自殘,院裡沒有沸水、不能用刀叉、不能用玻璃、瓷器、不能用橡皮筋,只能透過藥物抑制病情,或是關進四周都是泡棉的保護室,在不太可能自殺的環境裡度過病情發作與退去。

林奕含說,社會對精神疾病的想像是多麼扁平,在網路上罵髒話的是精神病,在新聞裡砍殺前女友的是精神 病,這樣的疾病無須醫學診斷,社會自會診斷。

她說,「健康的人把『精神病』當作一句髒話;而真正生病的人把樑上的繩子打上美麗的繩結,睡前溫馴地吃兩百顆藥。」

書寫女孩被性侵,林奕含曾表示:「這件事改變了我的一生」

出版社游擊文化的編輯,今天在臉書上轉貼林奕含父母的公開信。林奕含的父母表示,《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的故事,是林奕含在國中時被補習班老師誘姦之後,引發痛苦憂鬱的真實記錄和心理描寫。書中的女主角們,都是林奕含一人的親身遭遇,而為了保護父母和家庭,才分別這樣的角色出來。

父母表示,林奕含寫書的目的,是希望社會上不要再有第二個房思琪(性侵受害者),希望天下的父母、善良的男孩、女孩和男人,都能用溫柔和溫暖的心靈來一起保護「房思琪們」。

然而,部分的網友也對林奕含父母公開證實女兒的遭遇,感到不妥。

林奕含3月接受女人迷專訪時表示,《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的故事,是在她很小的時候知道的。她表示,這件事「影響了,改變了我的一生。」她特別在書頁最前面寫上真人真事改編,她不要人們以虛構的僥倖去閱讀那恐怖,「當你在閱讀中遇到痛苦或不舒服,我希望你不要認為『幸好是一本小說』而放下它,我希望你能與思琪同情共感。」

然而卻在作者過世後,親屬出面解釋書寫原由,為此專欄作家溫朗東發文表示,

「如果作者採取了小說這種虛構敘事框架,除了他自己要捨棄框架外,任何人替他代言:這其實是什麼樣的故事、這些故事都是真的……是不對的。再親的人也一樣。」

林奕含的好友蔡嘉佳也說:「沒有人可以為奕含代言,即便是再親的人,誰都不能代表她。只要不是她親口說的寫的,什麼都不算。思琪是不是她,痛苦的是誘姦還是憂鬱症,沒有人可以越過奕含去發言。」

她並呼籲社會尊重作者生前的心志,所以「拜託無論是誰的聲明誰的囑託都別分享了,奕含走了,她沒說話,就是沒說話。」

延伸閱讀:



原文連結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