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修士說:「我的心被台灣絆住了!」圖/羅東聖母醫院](http://cdn.peoplenews.tw/news/f2137719-080c-4d29-8008-bdafc5e240f7.jpg)
他是義大利人,對台灣人做的事,貢獻的歲月,卻絕不比台灣人少;有人曾問柏德琳修士:「怎麼不回義大利?」,他說:「我的心被台灣絆住了⋯⋯」
柏德琳修士出生於義大利威尼斯,少年時曾生了一場重病,是嚴重的病毒感染,昏迷了將近一個月。媽媽向聖母禱告:「如果他能在世上做好事,您就將他留下;否則,就帶走他吧⋯⋯」
母親也發願,如果真能奇蹟出現,一定讓這孩子以「服務大眾」為終身職志;奇蹟真的出現了!柏德琳不僅甦醒,也恢復了健康。
他從米蘭護理學校畢業後,加入以「扶弱濟貧、行醫濟世、幫助孤兒老弱殘疾」為宗旨的天主教靈醫會,在22歲那年,來到台灣宜蘭,靈醫會在這裡創建了羅東聖母醫院。
年輕的柏德琳修士。圖/作者翻攝
剛來到台灣,他發現台灣當時的生活環境和醫療水準,都遠遠落後於義大利。年紀輕輕的他告訴自己:「來這裡是為服務而來,不是為享受而來。」
柏德琳在聖母醫院開刀房度過了十二年的歲月,跟著范鳳龍醫生開了超過兩萬一千多台刀。范鳳龍醫生對病人很好,對工作夥伴卻很嚴格,要求務必做到零失誤,柏德琳是他最好、最信任的搭檔。
後來他曾被指派到澎湖惠民醫院服務,直到聖母醫院在羅東近郊丸山成立分院,他又被調派到這裡服務。
位在丸山的聖母分院。圖/作者翻攝
位在丸山的聖母分院,收治的是當時大家聞之色變的結核病患者,很多患者不只被社會排斥,也像人球一樣,被拒絕收容。
柏德琳接到這個艱困的任務,沒有絲毫退縮。
他親力親為照顧這些結核病人,親自餵他們吃藥、也會買營養品給病人補充營養。柏修士要同仁一定要注意到這些照護的細節,例如說話一定要輕聲,腳步也要放輕,才不會吵醒正在休息的病人。
結核病人時有緊急狀況,病人血塊堵塞了喉嚨,柏修士多次冒著被傳染的風險,只隔著紗布對病人「口對口人工呼吸」。
旁人問柏修士:「你不怕死嗎?」
他說:「我也是人,當然也會害怕,但是上天有好生之德⋯⋯」
先用心、再用藥!柏德琳修士親力親為照護病人。圖/作者翻攝
隨著公共衛生發展,結核病病人愈來愈少,丸山療養院也收治其他失智、貧病老人。樂觀開朗的柏修士堅持「愛心第一、藥物其次」的信念,他雖是丸山療養院院長,也是所有病人的開心果。只要病人需要什麼,柏修士都盡量去做,只希望大家都能開開心心,感覺這裡就像家一樣。
護理長笑說:「他有一張『鑽石嘴』,見到阿公阿嬤說台語、和老榮民聊天說國語、遇到各族的原住民,也能說上幾句他們的母語⋯⋯」
很難想像一個義大利人,能夠做到這樣吧!
從1971年出任院長,柏修士在台服務,不曾支薪,有醫院要挖腳他,他也不為所動。義大利的家人希望他退休趕快回去,他卻還是留在台灣。
他說:「我回去義大利找誰?回去感覺『嘸味』啊…我為什麼離不開台灣?因為,我的心被台灣絆住了⋯⋯」
柏德琳修士從一二十歲來到台灣,到早就已經可以退休,超過六十五歲了!這個義大利老人,還在台灣這塊土地,默默地為我們照護最弱勢的貧病老人。
他的無私奉獻,獲頒第十屆醫療奉獻獎及義大利總統頒發騎士勳章。2003年,他獲台灣永久居留證,柏修士很開心地說:「我終於成為正港的台灣人了!」
丸山療養院是柏修士一輩子的心血,但是分院老了、舊了,也要轉型為老人長期照顧中心,這位將近七八十歲的老人,還是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甚至到處奔走募款,只希望給住民一個更好的家。
有一次吳念真導演從台北來到宜蘭,他納悶地問柏德琳修士:「老人中心為什麼要設在市區?」
沒想到柏修士反問吳念真導演:「你不覺得很奇怪,台灣人為什麼要把老人院蓋在山上,你們怎麼會認為老人都喜歡住山上?當子女把他們往山上送,不就代表說:就在這裡等時間到吧…...台灣老人特別愛熱鬧、愛到菜市場、到廟裡拜拜,甚至去醫院看門診…?不就是要熱鬧、要有人講講話!?」
2009年的盛夏,聖嘉民老人長期照顧中心在宜蘭落成,「最愛鬧熱」的柏修士不久之後卻生病了...他雖然不想離開台灣,卻不願麻煩大家,回到他口中「感覺『嘸味』的義大利」養病。
揮揮手,柏修士跟心愛的故鄉台灣say hallo,右上小圖為年輕剛來到台灣的柏修士。圖/羅東聖母醫院
宜蘭的大家都好想念柏修士,2013年趁著到歐洲參加范鳳龍醫師百歲冥誕之便,特別去看好久不見的柏修士。
大家說起,柏修士好久沒有說的台語,期待柏修士身體趕快康復,回到台灣和大家相聚。
然而,這也是最後一次和柏修士見面了。
再見,柏德琳修士!圖/羅東聖母醫院
在北成天主堂舉辦的追思彌撒⋯⋯圖/作者翻攝
2013年的冬天,柏德琳修士離開了人世,於義大利蒙主寵召,享年80歲。
來台灣超過半世紀的他,其實一直想待在台灣,想念這裡的台灣「家人」、朋友還有病人。這樣一個愛台灣的正港台灣人,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卻滿懷著「鄉愁」,沒能如願⋯⋯
謝謝柏修士,終其一生他都沒有辜負,也真正做到母親對他的期待:「把自己奉獻出去。」
在台灣一路走來,就是他的一生了!柏修士一生在台灣開過兩萬一千多台刀、照顧過八千多名結核病患、為兩千多名貧病老人送終,柏修士雖然已離開人世,但是留下好多好多的愛和故事,將持續地傳唱下去⋯⋯
終生照護病患的柏德琳修士。圖/羅東聖母醫院
【相關連結】
張肇烜醫師的臉書專頁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