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馬爾定醫院創辦人華淑芳修女照護病患。圖/聖馬爾定醫院](http://image.peoplenews.tw/news/ca5c22fd-335e-49e8-a017-849047ea687f.jpg)
她有一個高聳的美國鼻子,卻有一顆比台灣人還愛台灣的心;華淑芳來自美國芝加哥,卻把一輩子都給了台灣,畢生致力於偏鄉醫療以及醫護教育,今年85歲了, 華淑芳修女說:「我這輩子都要待在台灣。」
華淑芳修女1932年出生於美國芝加哥,1956年正值花樣年華,大學剛畢業的她,隻身搭船。18天後,從美國東部芝加哥,來到台灣的嘉義山區。
她學會的第一句中文是「好美麗」,這是船長教她的。
「我來台灣的時候,那個醫療在台灣很落後,很多人都沒有錢看病......」華淑芳修女用字正腔圓的中文這麼說。
來台灣的第一站,是阿里山下的嘉義梅山鄉,到處都還是崎嶇的石頭路。華淑芳就住在用竹子編織、塗上泥土的房子。各方面的環境實在不好,第一晚睡覺的時候,有一隻大蜘蛛從天花板上掉了下來,嚇得她整夜都沒睡好,華淑芳還是在心裡對著自己說:「好美麗」,希望能早日適應台灣的環境。
山區的醫療資源實在太缺乏,偏鄉居民「沒有生病的權利」,時有病情延誤白白送命的憾事與悲劇發生。華淑芳決定在梅山鄉設立「海星診所」,這就是「聖馬爾定醫院」的前身。
華淑芳親自以擔架將重症病患抬下山治療。圖/聖馬爾定醫院
華淑芳大學時念公共衛生,也有受過內科訓練,她曾親眼目睹年幼的孩子因為來不及就醫,而失去寶貴的生命。
因此,她對於所有來到診所就診的病患從不拒絕,就算貧窮沒有錢付醫藥費,都會獲得同樣的照顧,華淑芳還會拿生活日用品給貧窮有需要的病患。
山區的幅員遼闊,醫療團隊除了24小時待命,更徒步深入山區,為行動不便的病人看診。有重症的病患,華修女和醫療團隊,親自以擔架將重症病患抬下山,接受最好的治療。
在聖馬爾定醫院,有一張老照片,照片裡一名神父和兩位修女用擔架抬著包布緊裹的小女孩,女孩本已在家「等死」。華淑芳不放棄,他們從山區一階一階地徒步下山,皇天不負苦心人,終於把女孩「救活」。
50年之後,小女孩長大了,已是一位中年婦女,她找到當時的救命恩人華淑芳,親自向修女致謝。華淑芳謙卑地說:「是天主透過我的手來救人。」
圖/作者翻攝
華淑芳認為除了醫療之外,更重要的是透過公共衛生教育,徹底改善衛生環境,才能真正做到「預防勝於治療」。她一直扮演著「偏鄉的醫療保母」角色。
為了進一步擴大醫療服務範圍,海星診所一度搬遷至嘉義市更名為「啟明診療所」,求診民眾大排長龍,華淑芳希望能夠蓋一間醫院,幫助更多的人。
她積極奔走台美兩地募款,終於在1966年在嘉義市建立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會取名為聖馬爾定,除了是因為根據天主教教會聖人史記載,聖馬爾定是一位救人濟世的好醫生之外,另有一位美國的馬爾定先生,他捐了大筆的善款,因為他的鼎力捐助,這間早年被稱為「美國仔病院」才能蓋起來。
蓋了醫院還不夠,還要有教育,4年之後,華淑芳修女籌設的崇仁醫護管理專科學校開始招收護理系學生,持續地培育台灣本土的護理人才,有許多白衣天使畢業之後,回到偏遠的山區和故鄉服務,有更多人的力量,繼續的守護台灣的偏鄉。
華淑芳修女畢生奉獻台灣醫療及教育。圖/聖馬爾定醫院
起源於山區診所的聖馬爾定醫院,始終最關心山地醫療,1998年在華淑芳修女的堅持下,在台十八線阿里山公路,開辦全國唯一、全年無休、24小時醫師駐村的「阿里山醫療站」。
「阿里山醫療站」的招牌點亮了偏鄉,幾年之後,山區才終於有第一間便利超商進駐。
「現在的路,比原來的好100倍。」華淑芳這麼說。她希望山區就醫的路,不再遙遠,希望分秒必爭的醫療救護,可以讓山上的民眾,得到和平地一樣的醫療照護。
全年無休,24小時駐診的「阿里山醫療站」。圖/聖馬爾定醫院
從一個花樣年華的青春少女,由美國芝加哥隻身來到台灣的嘉義山區,超過60年的奉獻,少女已成白髮蒼蒼的老太太,卻依舊在台灣,在最初來到台灣的嘉義持續的奉獻著。
各方一直希望能夠幫華淑芳修女提名醫療奉獻獎,她卻始終婉拒,她說:「我只希望能在阿里山蓋醫院」、「我不要什麼獎,我只要一所護專」。足見她始終最重視的,就是偏鄉的醫療和醫護的教育。
直到醫院勸她,如果得到醫療奉獻獎,是為主做見證。華淑芳才終於同意,2011年獲團體醫療奉獻獎,2012年再獲頒個人醫療奉獻獎,真的是實至名歸。
得獎時,這位80歲的老修女謙虛地說:「選擇愛與奉獻,是遵行主的旨意,60幾年來過得充實又快樂,一點也不後悔。」
華淑芳修女獲頒醫療奉獻獎。圖/作者翻攝
華淑芳修女的父母親曾經很反對,也不諒解她到台灣的事;直到多年之後,看到華淑芳的堅持與努力,父母肯定也加入她的行列,主動為台灣募款找經費。
「台灣不是我的故鄉,卻是我落地生根的地方。」2011年華淑芳修女終於獲得台灣永久居留證。
生命宛如為台灣而活的她,開心地說:「我這輩子都要待在台灣!」、「雖然我的鼻子太大,皮膚太白,但是我有顆愛台灣的心,只要健康狀況許可,我會繼續為台灣的醫療及教育努力!」
今年,老修女已經85歲了,她還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繼續奉獻著她的「美國鼻子台灣心」......
【相關連結】
張肇烜醫師的臉書專頁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