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2.thenewslens.com/2017/2/mgb3wadf1yroxrksmaxexd7khzoctp.jpg?fit=crop&h=600&q=100&w=1000)
曾罹患憂鬱症的作家蔡嘉佳2月13日原本受學生社團邀請到台中一中演講,分享罹患憂鬱症的心路歷程,卻在開講前遭校方以「社團未申請場地」為由要求離場,最後蔡嘉佳與學生臨時借用一名老師的書房才完成演講,讓她忍不住砲轟「精神疾病永遠見不得光,是嗎。」
22歲的蔡嘉佳原本就讀台北大學中文系,曾任台北大學生會長,關心社會議題,對自己要求嚴格的蔡嘉佳,升大四時,被診斷出罹患精神官能憂鬱症,出現失眠、幻聽、幻覺、閱讀障礙等問題,甚至試圖自殺,最後休學。
最後靠著藥物,壓制住病情並復學,也將自己服藥、與疾病對抗的歷程寫成《親愛的我》一書,常受邀到大學、高中演講,期待社會能對精神病患有更多同理心。
2月13日,蔡嘉佳受「明心館之夜——社會關懷之想像與實踐」工作團隊邀請到台中一中演講,分享患病的心路歷程,卻疑似因為「演講議題敏感」而被投訴,導致演講前一小時場地被臨時取消,她與工作團隊、聽講學生只能被迫離場。
Photo Credit: 翻攝自「明心館之夜——社會關懷之想像與實踐」活動粉絲專頁
蔡嘉佳透過臉書表示,據了解,是校方接到教育局電話,有人向台中市市長投訴,認為此場演講談及自殺,因此不應該出現在校園中。校方便藉「學生未申請場地」為由「關注」演講,表示申請場地程序有瑕疵且沒有場地臨時出借,直接把蔡嘉佳、主辦單位及聽講學生趕出場地,讓人倍感羞辱。
蔡嘉佳認為憂鬱症長期被污名化、貼標籤,台中一中校方做為正展現了憂鬱症被汙名化、貼標籤的現象。
她說:「每年都有這樣的孩子在沈重的升學壓力與成長環境下抑鬱成疾,或選擇結束生命。學校避諱談論生死、談論憂鬱,此舉正是學校對憂鬱症的無知造成的恐懼,反而讓憂鬱學生求助無門。」
蔡嘉佳也強調教育體系不該把孩子與生死議題隔離,反而應該給予他們討論的機會與空間,才能夠讓他們擁有面對生死、疾病的智慧。
無論站在教育還是書寫的立場,我不認為這樣年紀的孩子必須去避諱談論生死、談論憂鬱,正因為孩子年輕,更應該給予他們更多接觸的機會,於是他們能夠變得更加堅強,也更加溫柔,這便是智慧是涵養,這才是教育。
2月15日,蔡嘉佳終於收到台中一中的回覆,強調是主辦單位活動申請程序有瑕疵,並說明「台中一中辦理活動邀請專家學者演講,均由學校出具公函正式邀請,並有學校主管或承辦人員陪同或接待」。
自由報導,參與聽講的學生也說自己是憂鬱症患者,看到講者的書和演講感到溫暖,不再孤單,當晚場地被臨時取消感到生氣,後來仍有30多名台中和彰化的學聽生去聽講,但也聽聞舉辦學生未完成申請程序,也有老師認為學校行為太草率,平常對憂鬱學生輔導流於形式。
台中一中強調,學校根本不知學生辦活動,接到教育局電話,發現學未依程序申請場地,強調校風開明,絕無因演講主題和背景而拒絕;教育局表示有接到一、二通民眾檢舉場地未依規定請來電。
台中榮總青少年精神科主任林志堅指出,青少年在生、心理方面處於變化和成長階段,加上課業、同儕、家庭等壓力,有5%罹患不同程度的憂鬱症,目前自殺是青少年死因前3名,憂鬱症是常見原因。
※FB貼文內容經作者授權同意刊登
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