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社)
台北市長柯文哲今天說,「很多公共運輸、建設沒想到台灣人口變化問題」,像是「淡海輕軌附近空屋率超過一半,淡海輕軌會虧到不省人事」,要捷運是迷思,幹線公車就可解決。
柯文哲上午出席「交通會報106年第2次會議」,會中聽完交通局報告「週五綠運輸推動計畫」後,做以上表示。
柯文哲表示,台北市公共運輸基本結構不錯,只是要思考如何發揮到極效,像重整公車路網,以前的優先順序是「捷運、公車、Youbike、步行」,現在要改變概念,就是「捷運加幹線公車,再來是接駁公車」,且接駁公車和Youbike是同一程度。
柯文哲說,各地對捷運都有迷思,像是基隆、汐止都要捷運,他認為「只要幹線公車就好,捷運是個迷思」,像社子島也是先開公車專用道,若當地運量足夠,就可更改成軌道,公車專用道效果也是一樣。
柯文哲表示,有資料數據預估,台北市未來人口也許不會減少,且預計未來20、30年人口都持續在260萬人,可能還會掉一些,而台灣人口未來也可能會逐漸減少,「很多公共運輸、建設都沒想到台灣人口變化問題」。
柯文哲說,像淡海輕軌附近住屋率不到50%,「台灣人口要減少,蓋那麼多房子要幹嘛」,像林口選手村不使用後,要找1萬人去住也是問題。
柯文哲提到,日前試乘機場捷運,發現捷運周邊房子蓋那麼多,「這些房子誰要住,1個人之後會有3間房,但有沒有3個身體,跟買衣服一樣,身體只有1個,買那麼多衣服幹嘛」,現在買房子是自殘。
柯文哲表示,預估台北人口不會減少,台灣其他地方會空掉,台北只會越來越都市化,所以要思考捷運路網,不要以為人口會無限成長,台北因為人口不會掉,公共運輸還有機會發展,其他地方人口會持續減少。
柯文哲提及,像是「淡海輕軌,不好意思,幸災樂禍,周邊路段人口少,且空屋率超過一半,淡海輕軌要給誰用,那條會虧到不省人事」。
新北市發言人張其強回應,淡水移入人口及觀光人數連年成長,輕軌不僅用來通勤,還有觀光效能,市府將做好配套規劃。
張其強指出,台北市人口不斷減少,是個事實,淡水緊鄰台北,連續幾年平均每年增加戶籍人數3500人以上,去年更達到3842人。尤其淡水地價,相對合理。
他說,新北市政府正透過包含淡海輕軌、淡江大橋在內的各種交通建設,讓淡水地區成為更宜居的新選擇,淡水地區移入人口的逐年增加,就是最好證明。
另外,淡水地區的觀光人數連年成長,老街、漁人碼頭、金色水岸,來都可以透過淡海輕軌串連各個景點,未來淡海輕軌不只是作為往來通勤交通,還有觀光的效能,市府會做好各種配套規劃。
朱立倫下午在臉書回應,除非政府可以讓每一位年輕朋友,都負擔得起台北的高房價,否則交通建設的意義,就是擴大生活圈的範圍,讓年輕朋友可以在周邊地區,找到生活機能不輸台北,而價格較為平實的住宅。
他說,去年,在高房價的壓力下,台北市的人口淨移出了近兩萬人,他們大多是移到新北、桃園,除了房價因素之外,就是因為交通更便利了,住不住台北,差距正在逐漸縮小。
朱立倫指出,新北市府所規劃的「三環三線」,範圍包括了淡海、汐止、樹林、林口、三鶯等,乃至於未來捷運延伸所連結的桃園、八德、中壢、蘆竹、龜山等等;因為捷運可以平衡不同地區的居住壓力,縮短城鄉之間的距離。
他強調,有些市民,負擔不起精華地段的房價,但不代表他們就沒有權利,享受同樣的公共建設。
朱立倫說,政府推動捷運建設,不能只計算賺錢與否,也必須考量改善市民的生活,帶動城市的發展。
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