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台灣文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中國時報】黯淡十月 追懷一代巨人 (1702)

$
0
0

20年前,光輝10月令人期待,到處喜氣洋洋;今日10月,瀰漫國是頹唐、食安憂鬱,只剩選舉口水噴灑。國家認同紛歧、政治利害算計,大家意志渙散,圖點個人「小確幸」,缺少大器使命感。總統府國慶典禮辦得只像校慶,僅有的儀隊表演也花拳繡腿一般,敷衍小器,十月沒了光輝,少了生氣。 今天,10月尾日,也是蔣公紀念日,路口伶仃少數幾面國旗都撤了,誰還在意今日?都說愛台灣,卻愈來愈多人選擇扭曲歷史、漠視過去。

多年前到埃及開羅,在尼羅河畔金字塔邊的百年明宮飯店,看到1943年世界三巨頭會議的所在,中國代表蔣中正委員長、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邱吉爾,座位桌牌都還擺設完好,遊客絡繹,已是世人憑弔的史蹟,也是開羅的光榮與吸金的觀光景點。

這個會議,確定日本必須歸還侵占的台、澎、滿等地給中華民國。會後盟軍大舉反攻,蔣委員長擔任中國戰區最高統帥,包括中南半島都歸他指揮,派中國軍遠征緬印,並到緬甸校閱英軍;二次大戰勝利後中、美、英、蘇合稱世界四強,我們成為聯合國五個創會常任理事國之一。

就算不看這個大歷史,征伐大江南北、遷台後建設台灣、推土改、振工商、興教育,30年內讓寶島脫離文盲與貧窮,成為亞洲最早的民主地區、華人公民素質最高的社會,像筆者這種貧戶學生,要不是有當年的鐵腕開辦九年國民義務教育,現在也不會拿筆寫文章。

蔣公,百年來捭闔世界的中國人物,道地的時代巨人。而我們爭相把銅像扳倒,把古蹟踐踏,把偉人當忌諱,集體媚俗地選擇遺忘,甚至汙衊。

當然蔣公不是有功無過,但功還是遠大於過。像二二八事件,他是國家領導人,自難能脫責;戒嚴時期的白色恐怖,也讓許多人含冤受屈;國府遷台到民國64年離世,他一直是「于右任、吳三連、趙麗蓮」的「萬年總統」,也不符民主體制。但若歷史重來,在那大陸潰敗、台海詭譎,「匪諜就在你身邊」的動盪時代,求生是硬道理,論歷史功過,不能以一眚掩大德。

何況,歷來國家領導人,身後家無恆產者,恐怕只有蔣公父子,雖然他全台有多處行館,但簡單樸拙,沒有一處登記在自己名下;蔣經國更簡約,沒行館,連所住的大直官邸也屬海軍總部,幾同無殼蝸牛。

今天,昔日的蔣公紀念日,遙想沙漠之濱的城市開羅,70年前在此議定台灣命運的史事,我們還有多少在意?老兵、先輩送掉性命,埋沒一生,艱難抗日,光復台灣,我們還有幾分感念?大家不願面對血淚歷史,萍蓬無根,下一步如何邁出?

前年到曼谷,看到老少都買繡有泰宮的鵝黃T恤穿,說是賀泰皇公主生日,上下同心,熱愛國家,學生著筆挺制服站在公車安靜看書,商工百業,早出晚歸,安分拚搏。我似乎看到30年前的台灣,那個愛民族、愛國家,意志集中、力量集中的奮起年代;那個雖苦,卻充滿興奮期待的美好時年。 (作者為國小校長)



原文連結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