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yimg.com/bt/api/res/1.2/lSX_Rqjw46uNt72xjMLmlw--/YXBwaWQ9eW5ld3NfbGVnbztmaT1maWxsO2g9NDA7cT03NTt3PTQw/http://l.yimg.com/os/publish-images/news/2016-05-18/3dcb48d0-1cc0-11e6-a571-457159631c66_yyhuang.png)
蔡英文總統這次出訪,沒留下太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發言記憶點,倒是在專機上,對媒體記者說的一席話,惹出了風波。
一名電視台記者在與蔡英文閒聊時問:「我們真的需要一例一休啊。」未料,蔡英文自以為幽默回答:「你不是跟我說啊,你跟你老闆說嘛,台灣就是這樣,這個勞方都不自己去跟資方說,就是來跟政府抗議。政府公親變事主就變成這樣,你們要自立自強啊!」
語畢,現場記者一片鴉雀無聲。但蔡依舊繼續問:「你們為什麼都沒聲音了呢?」
記者當然沒聲音。面對這樣子的總統,要是我在現場,絕對也會毫不客氣的瞪大眼睛,展現我的傻眼。
因為,蔡英文的話只說對了一半。可以理解的是,勞工本來就應該自己站出來,向資方爭取應有的權利。畢竟,從古自今,權利都是自己爭取來的,而不會是憑空從天上掉下來的。所以,企業員工必須組成工會,以工會的團結權,來向資方、大老闆們協商,爭取權利。
但勞資之間的協商是一回事,令人傻眼的是,蔡英文除了要記者「自己去跟老闆說」,竟還抱怨勞方「跑來跟政府抗議」。
既然蔡英文自認是「公親變事主」,那不如來看看,蔡政府在這次一例一休政策上,究竟有沒有扮演好這個「公親」?而勞方跟政府抗議,又到底有沒有道理?
就拿這次風波的主角、媒體記者勞動權來說,在一例一休政策討論過程中,引發勞資辯論的,便是記者出國採訪時,到底適不適用「七休一」?結果,在媒體勞資代表與行政院高層「溝通」後,蔡政府採用的卻是資方建議的方案;也就是只要勞工在「國外工作」,就可以在雙方簽訂同意書狀況下,排除適用七休一。換言之,媒體記者等行業出國出差,最長可連續工作12天。
資方的理由很簡單,這些行程是特例,政府不該用七休一來剝奪媒體的採訪權。此論調弔詭的是,既然媒體高層如此重視採訪權、看重這趟採訪,怎不多派記者一起出國採訪?只要多一人交替採訪,不正可以解決基層記者的休假問題嗎?說穿了,背後就是不願多付一個記者的出差費,「人力成本」的考量顯然大過掛在嘴上當藉口的「新聞採訪需求」。
而不只媒體業;去年10月公告的「七休一」新函釋,共設下了「三項例外」,分別是:
一、於年節或紀念日等國定假日為因應公眾之生活便利,屠宰業及運輸業適用。
二、勞工因從事工作地點具特殊性,如海上、高山或偏遠地區等,其交通相當耗時。
三、勞工在國外、船艦、航空器、闈場或電廠歲修等執行職務需要。
因此,只要符合以上三例外的行業,資方都可不必遵守七休一,而要求勞方連續工作12天;換言之,勞工自然也不必再談什麼每周能有「一例一休」了。
雖然勞動部一再強調這只是「例外並非常態」,且必須獲得勞工同意才能進行。但請蔡政府想想,在工作實務現場,所謂「勞資同意」,常常不都是資方做好文件資料,而勞方被迫「畫押」填寫嗎?在勞資不對等的現況下,要勞方自己去跟資方說,無疑要勞工在「悶不吭聲繼續過勞」或「冒著解雇風險對幹」做選擇,結局一樣慘。
那麼,回頭再看蔡英文這次談話,自然便無法令人心服口服了。因為,這些出國工作的記者,之所以必須連續上班、無法七休一,還不正因為蔡政府頒布了這個傾向資方的七休一「三例外」函釋?作為勞方,持續展現團結權,向資方協商、抗議這是應該做的事,但蔡總統又怎麼好意思抱怨「勞工跑來向政府抗議」?甚至還說嘴自己是「公親變事主」呢?
不論蔡英文這次是失言或說了真心話,她應學到的教訓是,政府身為政策制定者及執行者,本來就不該置身事外「假中立」。而總統是人民一票票選出來的,人民才應該是頭家、老闆,當廣大勞工無力對抗資本家的遊戲規則時,當然要對總統說、對政府說,而且要大聲的說、用力的說;甚至不必等到人民來向你說、對你抗議,一個負責任的政府,早就該自己跳下來替人民爭、幫人民說,不是嗎?
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