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美華/中山大學社會系副教授蔡英文競選期間以短片的形式,公開宣示支持婚姻平權的政治承諾。但從尤美女提《民法》第972條修正案,轉為柯建銘說的「專法也是個選項」,迄至趙天麟已擬妥專法的各種政治動作來看,蔡英文的承諾儼然就要變成空頭支票。民進黨這一波政治操作下來,正反雙方不僅沒有展開理性、平和的對話,反而激化雙方在公領域比拼動員能量,讓民主政治退化為比大小、決輸贏的叢林戰爭。當反同者組織2萬人包圍立法院時,民進黨礙於「選民壓力」,立即停審《民法》修正案。同婚支持者意識到光是理性辯論並無法獲得執政黨關愛的眼神,於是號召3萬人到立法院。接下來,反同者號稱十萬人在凱道捍衛「傳統家庭價值」,而同婚陣營則在世界人權日上凱道開音樂會。在公領域公開集會、表達意見本是民主政治常態,但雙方這波短期內越來越高頻率、高強度、高對立的動員態勢令人擔心。首先,這種兩極化的對立表面是雙方表意自由,但其實是全面執政的民進黨與政策高層只想觀風向,不願承擔政黨政治責任的結果。台灣人民選擇讓民進黨全面執政,不只是厭惡國民黨長期來決策蠻橫、一意孤行的惡慣,也是對新的政治過程、社會文化與生活方式的期待和價值選擇。但截至目前為止,整個民進黨的表現令人失望。柯建銘在砍七天假時,以一種近乎教訓人的權威姿態說了句令人覺得異常諷刺的話,他說:「政治是要負責任的!」但砍七天假時,民進黨負責任的對象是資本家而非弱勢勞工。換到972修法爭議,執政黨似乎忘了它的政治責任?恰恰是因為它不願承擔政治責任兌現蔡英文的政治承諾,導致今天正反兩方陷入一再比拼人氣、強化對立這種比大小、消耗社會資源的叢林法則。民進黨這種不作為、聽任雙方對峙激化的施政模式,不僅不負責任,而且非常不厚道。其次,當在公領域展現人氣與支持度變成執政黨政治決斷的核心指標時,公開說服、論理對話似乎也就相對地失去吸引力與重要性,彷彿人多勢眾歪理都可以扶正。因而,我們看到反對同婚陣營固然身著潔淨的純白T恤,但嘴裡卻說著污衊同志、召喚性道德恐慌的恐同言論(諸如同婚通過將帶來多P、亂倫、沒有爸媽祖父母等違反常識的言論),甚至不惜在公領域中對同婚支持者公然施暴。這些激烈的言語更像是仇恨、歧視言論,而非言論自由。試問,人們有用相同的性道德標準衡量那些想要結婚的異性戀者嗎?各種超出一對一、性守貞的性實踐難道是同志社群或同婚社會才有的表徵嗎?事實是,民國19年制定的《民法》中,關於婚生否認、強制認領的法律規範,恰恰意味著已婚的異性戀夫妻情慾流動普遍,難以管制的事實。尤有甚者,當政商巨賈的婚外情或各種逸出常規的性實踐被揭露時,他們的妻子總是站在第一線為丈夫背書,要讓他回歸婚姻、家庭;如果是未婚的異男,就會說「結婚會讓他定下來」,而不是以之剝奪他們進入婚姻、形成家庭的權利。兩相對照,我們不僅對同志抱持不同的性道德偏見,還以之作為剝奪他們結婚的託辭。這不是歧視,這是什麼?
【看了這則新聞的人,也看了……】陳明祺:蔡川通話與婚姻平權法案
【本周最型】超模Gigi拿了最佳麻豆 也銀了最型
蔡總統解決同婚問題的氣度與高度
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