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在我就讀的夜校,曾發生過這樣一件「犯罪事件」。
一位一年級的學弟,當糾察隊,在傍晚的上學時間在後門執勤,看到了幾位穿著制服的學長在抽煙。他上前好心相勸,希望學長不要抽煙,或至少把制服脫掉再繼續抽,不然的話他就只能登記在簿子上報給教官。
很正常。
放學前,糾察隊照慣例提早半小時左右前往崗位準備。不知道那位學生是玻璃心還當天心情很不好,可能抽到水貨腦袋ㄎㄧㄤ掉吧。他找來了幾位校外的朋友,從學校後門拿著刀子追砍那位糾察隊學弟。追過整個校園,在大門口前追上他。那位學弟被砍倒,大灘血噴到某位老師的車子上。因為馬上就放學了,所以所有從正門離開的學生都看到了血跡,全校通通都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隔天,新聞播了,全民開講2100還花了很多時間去罵我們學校,罵說為何要把這麼高危險性的,屬於教師或教官的職責交給學生去做。罵了幾天,也過去了,上學的繼續上學,抽煙的繼續抽煙,其他事情一切照舊。
夜校糾察隊確實是高危險性的工作,所以教官都招募當過兵已經退伍的,或者是「比較大尾」的來進入,至少掛個名也好。霸凌?不不不,那是「乖學生」在玩的,我們都嘛直接抄傢伙砍下去,還跟你花時間耍心機,沒那麼閒啦。
所以,夜校好髒髒好壞壞?也還好,畢竟是被教育體系排除排除再排除的「壞學生」在讀的嘛,鄉民大概會說:不意外。
看過《會計師》嗎?不是事務所,也不是你公司那位兼總機茶水翻譯的可憐妹子,是班艾佛列克演的那部電影。主角不喜歡接「正常企業」的案子,他認為跟黑社會或恐怖組織反而安全,因為在江湖上混是要「講規矩」的,你知道的,高手會計師難找,主角絕對比自己幫裡面的北七可靠。
在我們學校,找糾察隊麻煩,是要付出代價的。對教官而言不可忍受,對帶頭大哥來說更不能忍受。社會在走,規矩要懂。你敢動我下面細漢,林北就動你。想來對家長而言「很複雜」的化外之地,對我而言很簡單。
我永遠不懂那些所謂的「好學生」在不爽什麼。小圈圈我懂,夜校女生打群架也所在多有。那……所謂的好學校呢?名校也會有人飆車,翹課去抽煙打電動,三不五時拿根球棒打打架。話說,現在應該沒什麼人在打電動了,畢竟都玩手機了。
名校也有人嗑藥,翹課去抽煙,援交。每間學校都會有,稀罕嗎?但我不想說是「比例多寡」,應該說「樣態不同」,展現出「人性險惡」的方式不同。比起成績不好的所謂壞學生,成績很好的所謂乖學生的「雞掰手段」,那種吃飽太閒心胸狹窄到比屁眼小的地步,真的讓我嘆為觀止。
舉例來說,當我還在草衙鴿籠高中的時代。有位朋友,她在「搭公車」的時候,因為沒有「主動叫學姊」,所以就被叫去高年級的教室痛罵加打巴掌。而另外一位朋友,他「也是搭公車」的時候,因為睡著,沒有「讓位給學姊」 ( 我很好奇睡著了要怎樣讓位子 ),所以也是被拉去高年級教室痛罵加打了一頓。
區區高中女生似乎都覺得自己很秋這樣。你以為自己在讀軍校還是警校嗎?就算是又如何?你的身份叫學長或或學姊,只不過代表你早一年考進去而已,你人品沒有比較高尚,能力沒有比較好,更沒有因此值得尊重。
相反地,這種「毫無理由而要求他人必須要服從自己」的幼稚行為,讓我覺得既笨又蠢外加很白癡。「堂堂」公立學校的學生,幼稚白癡程度竟然跟私立中學高職夜間部的學生一樣,完全證實了讀書讀到咖假ㄆㄧㄚ的俗諺。
諸如此類的偉大事蹟還有,有參加糾察隊的女同學仗著自己是糾察隊而欺負另外一個女同學,把高中糾察隊搞得像黑道幫派一樣仗勢欺人。流氓學校是藉由引進幫派組成糾察隊來維護秩序安全,公立高中則是讓糾察隊成為了校內最大幫派去破壞秩序安全。真可笑。
男生的最大宗,自然就是籃球隊了,成群結黨抽煙打架自然少不了,其它的我就不多說了,從台灣頭到台灣尾,殺人的殺人,自殺的自殺,大家自己心裡有數。
套一句鄉民評論《名偵探柯南》裡的兇手:
鼻屎般的動機,汪洋般的殺意。
有人或許會說我是因為自己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不,本人拒絕浪費生命坐在教室裡面吃屎,你喜歡吃屎你就慢慢吃,你自己吃得開心就好。如果打算用成績來論人,林北自己在家翻翻課本,自己跑去報學測,分數還考得比半數以上學生高,那是不是該叫那些乖乖在教室裡面受虐三年的學生通通去跳樓?
說回正題。
霸凌,是一群團體裡優勢地位的人去欺壓一個或數個相對而言地位身份低許多的人。發動侵害的那一方往往佔有人數上、地位上、身份上、資源上的優勢,讓被害者「毫無招架之力」。防衛或者反擊,變得是幾乎不可能,因為有那種本事做到可以被學術定義上成為「霸凌」程度的人,通常都「有後台」。
而那個所謂的後台,就是校方。有些時候,開起欺負源頭的,甚至就是「班導師」。因為學生家窮,沒錢去老師違法開設的課後補習;因為成績不好,被老師痛罵拖垮班上平均分數之類的。
大家都耳熟能詳,甚至親身經歷。一・點・也・不・稀・奇!
我講的都是基本款,真的都只是隨處可見的基本款。所以流行天后足冷的MV事件,之所以會引起很大的注目,是因為校友們與校方主張的「損害校譽」,其中隱含有「中山女中不會有霸凌」這個意思。
真的沒有?一群女學生,青春期有大把精力欠發洩,全部關在牢籠裡面受罪,如何讓人相信會沒有紛爭、欺侮、甚至霸凌?
校譽這種東西,是建立在校方的「智慧」上。相比起輔仁大學切割校牧室而讓人笑到吐血的行為,大家可以回憶一下,東海大學是怎麼面對鄭捷的?搜尋一下,校方的公開信還找得到。
►東海大學公開信:在東海的每一個人都是家人,我們有責任將遺憾轉化生命的教育行動
如同有些人說的,有人會認為精誠高中都在打手槍嗎(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大家說不會,因為大家知道那叫做搞笑劇情,雖然那是作者本人親身經歷,但戲劇上基本可以視為虛構的,看完笑笑就好。
而儘管選用元素中有不少刻板印象和偏見欠人婊,但〈戀我癖〉的MV,讓人覺得驚悚、不舒服、甚至厭惡,很大的原因是在於霸凌是一種赤裸裸的真實,它展現出了「教師們不堪的一面」。
其實就教育者而言,這反而是一個絕佳的教育機會,學習可以「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我甚至認為其實校方可以藉機請足冷跟其它所謂的教育家去學校演講之類的,天后出場,效果必然不同凡響。你老師說破嘴的屁話沒人聽,不如就請天后去講講吧。跟你保證效果絕對比輔導室辦的反霸凌週活動還要好。
沒錢請,那算了。氣到這樣,格調整個LOW掉了。校友們崩潰,可以理解;你校方跟著不懂事的傢伙一起崩潰,這就很不應該了。
►我們有「校譽」與「菁英」,絕不可能有「霸凌」
►中山制服霸凌事件:台灣社會現象光怪陸離,比MV本身還精彩
所以最後,讓我們再來回憶一下,台灣教育史上的典範,來自東海大學的溫暖:
「……江子翠永遠不只是個地名,而是我們感同身受的時空;意外的傷亡者再也不會是新聞跑馬燈的數字,他們是深深牽動我們悲憫與淚水的靈魂。」
「……一夜之間我們都發現了在東海的每一個人,無論憂喜勝敗,都是我們的家人,我們愛著他們,卻也不夠愛他們。」
「……其實我們都可以成為每一位東海人身邊的天使,除了可以預防遺憾,更能讓這個校園充滿了彼此的關係,流動著我們的故事。在社會上各種聲音紛沓充斥的此刻,期盼我們都開始「多走一步、多看一眼、多聊一句」,他可能是你缺課多次的學生、翹掃很久的室友、不太往來的同學、或只是一個悶悶不樂的臉龐,走出自己的城堡,給彼此一個開始的機會吧!」
「……我們多麼不希望此事發生,但若這是必然,我們願意是發生在我們所深愛的東海。因為我們可以有不一樣的承擔,我們是一所有教育理想與力量的大學,來自願意彼此相愛的你和我,來自與東海同在的上帝,從六十年前生根,直到如今與永遠。」
「……願上帝賜我們信心、平安與智慧,並安慰無辜受害的每一個人,東海大學有責任將遺憾轉化生命的教育行動。」
東海大學秘書室 敬上 103/05/22
本文經作者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楊士範
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