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台灣文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自由時報】棒打紅蘿蔔抓菜蟲 (7651)

$
0
0

Lin bay 好油

終於抓到菜蟲了!在法務部雷厲風行的抓菜蟲行動下,檢調終於抓到個囤了300公噸紅蘿蔔的南部盤商,想必政府應該鬆了口氣,畫了一堆靶終於打到一個可以向社會交代了。各家媒體一面倒說抓到菜蟲,但我其實比較驚訝的是各家媒體毫無平衡報導的能力,只單方面用檢方餵養的資料來做新聞,卻不願意花一點時間詢問從事相關根莖類種植的業者。應該是「一則新聞,各家表述」,沒想到這下倒是口徑一致成了一言堂。

台灣的紅蘿蔔現況

紅蘿蔔是台灣中南部的大宗裡作物,生長期約四個月,發芽後100-120天可採收,裡作以雜糧或根莖類作物為主,例如花生、玉米、紅蘿蔔、結球萵苣、地瓜等都是裡作作物。

台灣紅蘿蔔主要產區是彰化、雲林與台南,彰化雲林兩地地處較北,氣溫較早冷,因此每年12月至2月主要是彰化、雲林採收,3到4月是台南的採收期,之後就靠庫存品釋出與進口紅蘿蔔來供應台灣市場。

台灣紅蘿蔔主要產區是彰化、雲林與台南,彰化雲林兩地地處較北,氣溫較早冷,因此每年12月至2月主要是彰化、雲林採收,3到4月是台南的採收期,之後就靠庫存品釋出與進口紅蘿蔔來供應台灣市場。(記者楊金城攝)

本土三個產地加起來的種植面積約在2000-2700公頃,一公頃可以收成45噸左右,紅蘿蔔每分地的生產成本不帶人工約為是9000元,加上人工約落在18000元,農民的生產成本每公斤在4元以內,所以生產面積較小的農民,紅蘿蔔一公斤賣4元,一分地就賺自己的人工9000元,每多1元的收購價,每分地就約多4500元的收入。

用最少量來估算,整個裡作中,台灣至少生產了9萬噸的紅蘿蔔,這幾年的出口量約在一萬噸附近震盪,12月到4月,由於台灣的紅蘿蔔並沒有8萬噸的市場需求,如果不靠冷凍的方式來收貨,那麼在產季價格就會崩盤,而非產季必定因為市場缺貨導致價格上揚,如此一來,進口紅蘿蔔將有可能逐漸取代本土市場,如果沒有這些冷凍盤商進場調節需求,控制釋出,本土紅蘿蔔反而可能會漸漸式微。

做為冷凍紅蘿蔔的大盤商,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在每年冬季找到好的價格點,收購紅蘿蔔進庫貯存,4月之後,再依照客戶需求把菜釋出,也因此,江姓業者才會從2月起進了1500噸慢慢賣賣到剩300噸,而江姓業者也不是只進紅蘿蔔,也供應馬鈴薯,簡單來說,他就是一個根莖類蔬菜的供應商。而台產紅蘿蔔最特別的地方就是品種:圓圓胖胖的紅蘿蔔,這類的紅蘿蔔與其他國家不同,非常容易跟其他國家的進口紅蘿蔔做區分。

菜價好不賣就是菜蟲?

有人質疑,在菜價好的時候,業者不把胡蘿蔔出光,把貨囤起來其心可議,是菜蟲無誤。

所以說「生意囝歹生」就是這個道理。一堆沒有做過農產運銷的外行人七嘴八舌質疑專業盤商做生意的方式。做這種盤商生意,「穩定供貨」是能在業界生存最重要的條件,也就是人家叫菜你就要有菜,老客戶叫多少就放多少,有些甚至是契約客戶,每週固定拿多少菜,沒菜可供是要賠錢的。如果只看眼前價格好,就把貨放到批發市場的行口清光,要斷貨或是紅蘿蔔補不進來時,客戶叫不到貨也只能跟別人叫,跑了客戶不是只影響紅蘿蔔生意,馬鈴薯和其他的根莖類怎麼辦?再加上以他專業的判斷,接下來紅蘿蔔的價格可能會更好,那為什麼要急著把貨出光呢?

檢察官認為從今年9月起其囤積的胡蘿蔔販售價格從每公斤30元漲價到45元,甚至一度上漲到60元,認定這是囤積。

拜託,東西賣多貴當然是以市價為基準,看市場拍賣價不是很清楚?9月28以前平均價在30震盪,之後供應量開始往下,價格開始往上,衝到每公斤45元再到60元,最近在55元附近震盪,他不能參考市價賣紅蘿蔔嗎?

9月28以前平均價在30震盪,之後供應量開始往下,價格開始往上,衝到每公斤45元再到60元,最近在55元附近震盪。(圖:作者提供)

還看不懂嗎?那我們來看第二張圖,是十年線,除了去年以外,每年都是在2月左右紅蘿蔔價格最低,然後價格開始往上到10-12月之後開始往下,供應量也是在2月左右是高峰,之後漸漸減少,所有人冷凍的貨都是越放越少,難道冷凍的產品會越放倉庫貨越多嗎?

除了去年以外,每年都是在二月左右紅蘿蔔價格最低,然後價格開始往上到10-12月之後開始往下,供應量也是在二月左右是高峰,之後漸漸減少。(圖:作者提供)

至於壞掉的紅蘿蔔沒處理掉,那就是管理的問題,或是業界不傳之密了。

專業辦案?

檢察官沒有農產運銷專業,也不願意請教相關業界人士,用這樣的方式來整廠商,弄得好像抓到了操作菜價的菜蟲,菜價就要回穩了。拜託!現在每天紅蘿蔔批發市場到貨量也有50噸以上,再加上沒有進到批發市場的量,一天交易量可能也有上百噸,一個庫裡只剩300噸的貨也可以操作菜價?也有意圖哄抬物價囤積物品可能性?

真要說到菜蟲可恨,那麼每年西部糧商收購濕稻一斤也只有10元左右,精米完放在米倉一斤40幾慢慢賣,4倍價差耶!大的糧商都囤上萬噸的米,數量比胡蘿蔔大多了,要真用檢方的邏輯來看,這是大米蟲啊!平平都是「蟲」,怎麼沒聽說有人因為囤米圖利被起訴?

的確,最近菜蟲真的蠻多的,田裡多,多到會爬到馬路上了,因為今年的費洛蒙製劑很難買到,沒辦法用非農藥式的區域防治,再加上又有安全採收期,不能只靠噴農藥,所以農民對田裡的菜蟲都束手無策。奇怪,怎麼不見哪家媒體願意報導產地真菜蟲的情況?

最近菜蟲真的蠻多的,因為今年的費洛蒙製劑很難買到,沒辦法用非農藥式的區域防治,再加上又有安全採收期,不能只靠噴農藥,所以農民對田裡的菜蟲都束手無策。(圖:作者提供)

菜蟲不可怕,媒體用這種帶風向的方式,挑動民眾不滿的情緒,又缺乏平衡報導、調查事實的能力,才是菜價與菜蟲整個事件中,最讓人感到毛骨悚然的。



原文連結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