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台灣文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商業周刊】Mr.6:「知錯」比說「對不起」重要!一個故事告訴你:為什麼我們教出很會道歉,卻不真心認錯的人 (6799)

$
0
0

圖片來源:Dreamstime

某天在遊樂園排隊,看到一個媽媽在罵小孩。

聽起來是那個孩子撞倒了遊樂區的擺設,缺了一角,遊樂園人員已經在處理,頻頻和這個媽媽說不必,沒有關係,但媽媽因為要教孩子,堅持要求孩子「道歉」。

這是很好的教育,比較特別的是,這個媽媽似乎堅持孩子「隆重的道歉」。

「跪下!」媽媽說。小孩子不理。

「趕快跪下,和叔叔道歉!」媽媽說。

那個叔叔連忙說不必。

「你不跪,就不要排隊了,」媽媽說:「跪下!」

小孩子仍不理。

媽媽見沒用,拉著孩子,離開了排隊的隊伍,到旁邊去。

在旁邊教訓了一番。

其他父母和孩子都特別幫他們母子留了一個位子,等他們再回到隊伍。

不過,他們從未回到隊伍。在遠方的角落,那個母親和孩子不知道又說了些什麼,這時候,大家都聽到,那位被拉到一旁的孩子突然淒厲的大叫:「我!沒!有!錯!」

四個字,震天價響的從小朋友小小的口中喊出來。

孩子憤怒的瞪著媽媽。

媽媽也憤怒的瞪著孩子,指著排隊的人潮,好像在說,這麼多人都看到了,你還想狡辯,說你沒錯?

「我!沒!有!錯!」孩子又吼了一聲。

隊伍大約再排了半小時這麼久,進去看個3D電影也看個15分鐘,散場時,沒想到,看到孩子一個人「跪」在那個角落。

一個人跪著。

面向所有來來往往的大人和孩子。也不知道他跪了多久了。

但那個孩子,仍然噘著小小的嘴。

這件事,相信很多父母都會拿來引以為鑑,告訴自己小孩,做錯事,就是要認錯,不能像那個小孩那樣死不認錯、死不道歉。死不認錯、死不道歉,就不能玩遊樂設施了!

然而,我卻有不同的看法──認錯這件事,其實分為兩步驟。

第一步,是心裡知道自己錯了。

第二步,才是告訴對方,自己錯了,向對方道歉,請求對方的原諒。

但東方人的教育相當重視「向對方道歉」,也就是「第二步」。太過重視了。

比方說,從那個媽媽的動作顯示,她先要求孩子執行「第二步」,而且是非常非常大的第二步(要求孩子當眾下跪、道歉)。

這樣的教育,會造成什麼結果呢?

我想起曾經有一個同事在聚會中和我們訴苦,她說,那天,她的上司明明給錯了檔案,她卻仍然被上司一直罵、一直罵,上司堅持是我同事的錯,不是他自己的錯。

她被罵哭了。

這位同事後來感嘆的說了一句話,她說,其實她的上司並不用和她道歉,只要知道是他自己的錯即可,不要把錯誤賴到別人身上,不要把錯的說成對、對的說成錯。

原來,東方人就太愛要求孩子「道歉」,但人性難免,道歉本身本來就是一件很「丟臉」的事,於是,有些人為了「避免丟臉」,乾脆說服自己「我沒有錯,是別人錯」。

道歉的背後,是先要承認自己的錯。

太激烈的道歉,只是一場表演。從小就被要求激烈的道歉,反而養成心裡直覺的反射動作,無論自己多錯,都盡量認為是別人錯。從內心就認為是別人的錯。

死不道歉的人,其實不用道歉。只要不再堅持他是對的,也不要亂栽贓別人錯,就好了。 真心認錯,從小就要真正訓練起。

作者簡介_Mr.6

「Mr.6」的本名為劉威麟,身兼公司負責人、作家、創業家,美國史丹佛電機、管理雙碩士,14歲移民加拿大,而後移居美國矽谷,互聯網經驗超過15年,出版12本書,返台後投入創投與網路產業,2006年6月6日開始Mr.6部落格,並於五年前與矽谷創業成功賣出公司的弟弟劉威廷共同經營「Mr.6行銷團隊」至今,繼續深耕最愛的網路產業,幫助企業挑戰更高效益的網路行銷解決方案。

「Mr.6-網路趨勢觀察家」專欄文章列表

(本文僅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原文連結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