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台灣文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商業周刊】高子壹:聽爸媽的話結婚、辭職、考公務員...女孩們:妳不需要用乖,來證明自己值得被愛 (4301)

$
0
0

圖片來源:Dreamstime

我的朋友從小就常被稱讚是個乖小孩,乖乖地上補習班,讀書,辭職,準備考試。許久沒見,聊沒兩句,她突然說:「我爸媽她們一直嫌我,可是我現在在做的,不也是他們希望我做的嗎?我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到底想不想要當公務員。」眼淚突然就這麼冒了出來。

我有點傻眼,又有點理解她的辛苦。雖然她有別人欣羨的出身、令人欣羨的另一半,即使不工作,也過著相當優渥的生活,但她非常不快樂。而她的不快樂,卻沒有辦法說。因為大家都覺得:「你已經過那麼好了,哪有什麼資格不快樂?妳沒經濟壓力,老公也不要求妳工作,妳為什麼還這麼不快樂?」

根據我的觀察,這樣的女人並不是少數。

她們在別人眼中教養良好,學歷也高,更令人羨慕的是,她們的另一半也非常尊重太太,即使太太在家沒有工作,也不會認為家事或教養子女是主婦一個人的事,丈夫也很願意分擔,但,即使過著舒適的生活,她們還是常常自問:「這樣的生活真的是我要的嗎?」但問她們到底要什麼,她們又說不出來。

這樣的女孩,大部分出身在經濟優渥,教養嚴格的家庭。相較於需要承接家業或扛起家庭重責的兄弟,父母對她們沒有太多的期待與要求,只要女兒「乖」,從小到大,她們最重要的肯定,就是要「乖」。

課業不用頂尖,但要乖乖寫功課、聽老師的話,不用去外面打拼事業跟同儕競爭廝殺沒關係,但是要乖乖地陪在父母身邊,當個貼心的女兒。她們通常是台北人,被要求選擇北部的大學,父母照顧周到,常常接送、有宵禁時間。她們通常住在家裡,不敢想有一天能搬出家門獨立生活,不是她們做不到,而是這樣太傷父母的心、太不乖。

父母對她們的人生看似沒有要求,其實已經隱隱約約決定一條他們認為的最好的道路。順利讀到大學或碩士畢業後,父母通常希望她能找一個離家近的工作,錢不用多沒關係,不用加班最好。然後,從小嚴厲要求「上大學前不准交男朋友」,等她們一畢業,又立刻要求她們能帶一個家世好、人品好、學歷好、工作穩定的對象回家。

於是她們常常在畢業後幾年,工作一旦穩定,就被推去結婚生子。而在目前的大環境下,能夠畢業後迅速地找到穩定的工作,又能兼顧家庭,只好去報考老師或公務員。

她們的人生看起來輕鬆,其實很忙碌,因為是個乖小孩,對於學校課業不敢馬虎。大學時代,因為家裡管得嚴,又有宵禁,可能也沒有太多享受社團或戀愛的機會,夜唱或半夜吃燒烤配啤酒,是絕對不可能的。終於大學要畢業了,又忙著準備多益或國家考試,等工作穩定,又要忙著跟自己可以接受,爸媽也滿意的對象規劃未來,存錢結婚。

緊接著而來的,就是龐大的催生壓力,而且很奇怪的,常常是娘家的父母比婆家更急著要女兒快點生兒子,好像只要女兒順利長大、畢業、出嫁、生子,父母的責任才算完成。

從小被這樣推擠著長大的女孩,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多很多。她們貼心溫柔,即使在某個時刻,覺得自己人生似乎哪裡出錯了,也是先責怪自己:「我已經很幸福了,我怎麼可以這麼不知足?怎麼可以不照著父母的期待走?我怎麼能讓父母傷心?」

於是,這些在我們看來,人生完美地放進好太太教科書範本的女孩們,不敢質疑父母的決定,不敢從既定的人生道路上逃走,她們甚至不敢不快樂。

你也常常要求你的女兒要「乖」嗎?還是,妳就是那一個,在自己的人生中,過著別人期待下的生活的那個乖女孩?

一方面,不敢不照著父母已經安排好的道路前進,另一方面,又對沒有經過社會風浪洗禮的自己缺乏自信,一方面偷偷埋怨父母把妳教養成這樣缺乏主見,另一方面,又在漫天說夢想的社會氛圍中覺得選擇安全道路的自己好渺小。

女孩們!我們不一定要乖,不一定要當一個大家眼中的好女兒、好太太、好母親,不太乖也可以,不夠好,也沒有關係。

妳的好是靠自己定義的,不是靠妳的「乖」來決定的。真正愛你的人,不會因為妳不乖,就收回他們的愛──妳不需要不斷地去證明自己乖到值得被愛。

(本文僅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原文連結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