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會選這篇文章】
一群認為蔡英文年金改革是霸凌軍公教的人士,明天即將號召大批人馬上凱道抗議。
然而,這場遊行從頭到尾的訴求都很模糊。除了黃國昌提到「無法了解遊行訴求」,軍公教內部也充滿不同聲音。台灣教師聯盟蕭曉玲老師認為,教師一個月繳五千,退休每月領六萬,國家當然領到倒,質疑這場遊行的正當性。就連前副總統吳敦義也說,年金改革不做,將成未爆彈。
這篇文章認為,不論是從組織提出來的訴求還是目的性來看,這場遊行最後恐怕都將成為一場鬧劇。(責任編輯:黃靖軒)
文/上報
就在明天,一群以軍公教為主幹的大遊行即將上場。因為是九月三日軍人節,這場遊行最早的主訴求是「向軍人致敬」,後來因為實在語焉不詳,訴求又變成「反污名,要尊嚴;抗議蔡英文、霸凌軍公教!」除了這個略顯空洞的口號之外,這場遊行沒有提出任何具體主張。
沒有任何主張其實不是沒主張,而往往是真正的主張讓人很難說出口。他們真正的看法是:「要改革年金制度可以,但不要改到我」、「這套修退休制度被信賴保護,不能溯及既往」;換句話說,「要改年金是你們家的事,屬於我的退休金,一毛都不能少。」
只是這樣的話太直白,極可能成為眾矢之的,因此用「反污名、抗議蔡英文」的話術來包裝,以為把矛頭對準蔡政府就可以緩解社會對如此遊行的反感。但別忘了,就連馬英九曾經說過:「年金改革,現在不做就會後悔」,馬英九當時做不到,正是後來國民黨在選舉大敗的主因之一。
現有的退休年金(尤其軍公教的退撫制度)是建立在一套錯誤的歷史事實與計算基礎的制度,由於民國85年以前荒謬的恩給制,在毫無精算的情況下,讓軍公教族群的退休金全由國庫負擔;再加上刻意討好的公保優惠存款(即所謂的18趴),以及民國85年以後的新制年金提撥不足(按照精算要18%左右,一開始只有8%,目前是12%),導致目前將近8成退休教師的月所得在6萬元上,但年金缺口卻越來越大。而早年設計這套制度時,甚至允許一位20歲的師專畢業生,任教25年就可申請退職,然後在他45歲左右開始,就接受國家的供養,一直到亡故。這舉世無雙的優惠退休制度,怎可能不破產?
為此,另一群從70年次到80年次出生的年輕教師,自發性組成「年輕公教人員年金改革自發性團體」,要求蔡政府合理改革年金制度,必須多繳的退撫金應該溯及既往,讓舊制教師一起分攤,不能只要求在職教師多繳、少領、延退,否則將拒絕繳交退撫基金。
一名31歲的林老師表示,現在年輕教師繳的退撫金都進到退撫基金共同帳戶,先退的教師可以先領,但和97年相比,當時在職教師20萬人,退休老師僅7萬人,現在在職教師只剩18萬人,退休教師卻已達11萬人,退撫基金的教育人員帳戶已經開始收支失衡,等於十年後一定破產。
是的,這群退休軍公教對年金改革的看法不僅與外界不同,就連軍公教內部也有世代差異。但它們全稱式地宣稱「軍公教被霸凌」,其實,他們正在跨代地霸凌年輕軍公教。因為這群年輕軍公教,沒有18趴,沒有恩給制,還得面臨不斷調升的退休年金提撥利率,卻不知道哪天退撫基金破產了,連自己預繳的退休金都血本無歸。
主導過社運遊行的人都知道,任何社運遊行的訴求想要成功,一定要試圖與社會對話,爭取大多數人的支持,進而施壓政府才有機會成功。這次的九三軍公教大遊行到底要反什麼污名?圖什麼尊嚴?有任何明確清晰的訴求嗎?有試圖讓社會大眾瞭解它們的委屈與不平嗎?如果都沒有,就算最後有五萬十萬人上街頭又如何?
儘管宣稱支持改革,但所做所為卻都是反改革的事;說穿了,這不過是一群既得利益者的集結,是他們霸凌別人、污名化自己。民主社會,我們支持任何人上街頭表達心聲的權利,但這次,實在很難祝福這場九三軍公教大遊行。
(本文經合作夥伴上報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很難被祝福的九三軍公教大遊行〉。首圖授權來源:中央社)
—
延伸閱讀:
年金改革被批是「霸凌」軍公教?蔡英文:改革,是為了保障世代台灣人
一位軍公教子弟心聲:年金被砍令人委屈嗎?請先了解退撫制度改革的重點
【年金改革】退席、抗議:一場由既得利益者組成的「改革」委員會
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