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台灣文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關鍵評論】被「倒扣」的人生:我們國家的制度,一直在懲罰努力做事的人 (6230)

$
0
0

本版的版友有相當大的比例是我的政大同學,念政大的意義是,你是我國聯考制度(或指考)淘選出來的勝利者,你通過了填鴨教育的考驗。嗯,好,我其實不是來批鬥填鴨教育的,畢竟我是這個制度庇護下得以進入國立大學的幸運兒,假如今天我身在斯巴達社會,活下來的條件是徒手擊敗大熊或是在競技場殺了身強體壯的對手,無疑地我會是被淘汰的人。

我只是今天忽然間想起了一個小問題,真的,一個小問題而已。

我們的聯考制度在選擇題的部分有分成單選題與複選題兩種,所謂的複選題就是五個選項中至少有一個選項正確,至多全部正確,所以在一個五選項的複選題中,答對正確答案的機率只有三十一分之一(我算給你看,答案有A, B, C, D, E, AB, AC, AD, AE, BC, BD, BE, CD, CE, DE, ABC, ABD, ABE, ACD, ACE, ADE, BCD, BCE, BDE, CDE, ABCD, ACDE, BCDE, ABCE, ABDE, ABCDE等,總共31種可能),換句話說,這簡直是唸書念到極精通、極有把握的人才能答對。

隨便舉個例子,這一題是當年模擬考中被我的高中同窗崇義特別推薦「神強」的題目:

武則天時期有一艘貨船要從杭州載貨到首都,它會經過哪些運河?

(A)廣通渠 (B)通濟渠 (C)永濟渠 (D)邗溝 (E)江南河

您答對了嗎?答案是(B)(D)(E),從杭州到洛陽,會經過江南河、邗溝(江淮運河)、通濟渠,有的人會不小心加上廣通渠(通往長安),這就是大陷阱,因為武后時期大周的國都是洛陽。

這真是一題本來已經夠刁鑽居然還很陰險的題目,高中的我們卻以破解此題型為樂。您說說看,會解這樣的題目又如何?我現在還是過著買7-11飯糰加飲料39元盤算要買哪個飯糰賺最多的悲慘生活,而那些根本不會這題的人,現在可能在過著靠股息或房租過活的人生勝利組生活。

重點是,即便答對複選題只有三十一分之一的微小機率,我們的聯考制度在——摧殘考生——追求精準知識上仍然精益求精,還有另一個狠毒的機制,就是「倒扣」。舉例來說,答對一題複選題可以得到三分,但是答錯一題要倒扣一分(另有一種記法是多或少一個選項扣0.5分),直到扣到整大題沒分為止。

你說為什麼要有倒扣的機制,理由相當正當而充分,為了防止亂猜答案。題目制訂者的邏輯就是,你如果亂猜,猜對的機率極低,但猜錯反而會拖垮你原本就會拿到的分數,於是每個答題的人,在賽局理論的考量下,對於沒有把握的題目會空著不寫,「雖然沒有拿分、但起碼不要扣分」變成最穩當的策略。

我一直不覺得這有什麼問題,畢竟我算是聯考制度的勝利者,也考到理想的學校,被制度害死的人不甘我的事(謝謝高中教育讓我變成不管他人死活的人),而且我考上大學早已是上個世紀的事了,聯考制度都廢除了⋯⋯直到今天我忽然有了不同的想法。

這個制度的問題不可謂不大,它簡直反映了一個集權國家的意識形態基底。

先談談防止亂猜答案的部分。

假如今天我是一個什麼都沒念,註定只會拿個位數成績的人,倒扣對我有影響嗎?沒有。我本來就拿不到分數,倒扣頂多扣到本大題零分為止,但我猜對還是有分數,即便機率極低。

這個制度對於決定從頭亂猜到底的人,根本沒有任何約束、懲罰的實質效力。

那他懲罰到誰?懲罰到努力唸書但是在關鍵時刻仍然對一兩個選項的答案感到不確定的我們,比如說我確定BCE是對的,但是我不確定A對不對,假如我猜錯,這一題不但拿不到,反而還要倒扣我本來答對的成績。兩相權衡,我決定空白。

你辛辛苦苦讀了那麼多書,但只因為一個選項的不確定,你只好選擇空白。

AP_294049430506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這就是我們的制度,對於蓄意破壞的人,沒有約束效力;但是對於遵守的人,他都會確實懲罰、阻止並讓努力化為空白。

有沒有覺得很熟悉?對,我們整個國家、法律、制度全都是這個邏輯下產生的。

每天警察臨檢盡是攔我們這些守法良民,但飆車族呼嘯而過;酒駕者肇事時,卻不見警方攔檢。小市民欠稅會遭遇鉅額罰款,但大企業欠下的天文數字,可以由破產法保護,馬照跑舞照跳,保證你偷渡到國外前,檢警都會按兵不動。

而我們所有的公務機關從政府、學校、軍隊到國營事業,此原則更是奉行不悖。努力做事,很有可能就會觸犯條規、違逆上意、擋人財路或是被當作急於升官求表現;中國人的齊頭式平等一律是把突出的釘子狠狠釘下去。但是如果你尸位夙餐,加上懂得揣摩上意,保證平步青雲升官發財(謝謝國家抓我去當兵,我才深刻地瞭解這個道理)。

我們的制度,一直在懲罰努力做事的人,他還很強烈的暗示你:「你如果不確定,最好選擇空白。」所以我們最常聽到官方說法的是「會再商榷」、「再研議」,反正不確定,做了一定有事,不做不會有事,我幹嘛做呢?

第二個問題,我們為什麼要懲罰猜答案的行為?

考試就是大家坐在同一個教室裡自己寫答案,時間到了交卷,假如我不是作弊,我怎麼生產答案的,你有資格管我嗎?

假如我的答案就是轉筆轉來的,我答對了那是我的本事。聯考制度可以懲罰作弊的人,但是聯考制度沒有權利懲罰亂猜的人。亂猜的人,無論他是向制度抗議、或者他就是沒興趣唸書、或者他天生賭徒性格,那都是他的選擇,制度已經將我們綁架到考場上,卻再用制度去懲罰猜答案的人,這根本就是剝奪人權與選擇自由的行為。

而我們就這樣被這個制度綁架了半世紀,終於在遊戲規則下培養出世世代代聯考制度的贏家(尤其是我):不敢對不確定的事物負責、努力,寧願選擇空白與推卸責任。好險我不是我們國家多重要的人、但可惜的是,我們這個國家最重要的人,都跟我一樣。

因為我們都是聯考制度下的淘選者、勝利者,以及人生的輸家。

(編按:大考中心已於一百學年度升大學指定科目考試取消倒扣規定

本文經作者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楊之瑜



原文連結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