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2.thenewslens.com/2016/7/wcwdhgsh705i7cdufc8zoginkastat.jpg?h=600&q=100&w=1000)
今年4月初開始,越南中部爆發大量魚群集體死亡事件,根據當地媒體《民智報》4月9日報導河靜省奇英市永安海區的養殖區魚群紛紛翻出白肚,引起養殖漁民的恐慌。隨後一路沿著海岸南下,包括廣平、廣治、承天順化等省份海岸線陸續出現翻肚魚群,引發越南各地居民上街抗議要求政府迅速找出原因,不要再隱匿資訊。於是,4月甫上台的越南總理阮春福承諾民眾要在6月底之前給大家一個交代。
4月底,台塑的名字開始浮現,愈來愈多媒體報導指出,台塑位於河靜省永安經濟區內的鋼廠可能就是造成此次魚群大量死亡的元凶。越南政府經過三次的進廠檢測調查後,在6月30日召開記者會,直指台塑越鋼廠排放有毒廢水為越南兩百公浬海域魚群死亡禍首。
然而,在記者會前幾天,駐台北越南經濟文化辦事處卻仍認定赤潮應為魚群暴斃主因。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系教授陳衍昌證實,6月21日曾接獲駐駐台北越南辦事處一名武姓官員來電,表明該海域先前曾發生過赤潮,進一步詢問赤潮發生原因,以釐清赤潮發生與台塑越鋼廠是否有關。
陳衍昌在受訪時指出,6月底他曾接獲一通駐台北越南辦事處武先生的電話,對方說台塑越鋼附近海域以前發生過赤潮,導致魚群死亡,4月間又發生魚群暴斃事件,所以想要了解赤潮發生與台塑越鋼廠排放的廢水有沒有關聯。
陳衍昌告訴對方,赤潮發生與鐵離子有關,因為鐵離子為渦鞭毛藻的必需微量元素,赤潮就是渦鞭毛藻吸收了鐵離子後大量增生後,行光合作用使得水中含氧量過低,會導致魚群大規模暴斃。但是海水為鹼性、含有鐵離子的劑量極低,幾乎是驗不出來(10的負六次方毫克),陳衍昌表示當時「我就告訴他,搞清楚鐵離子哪來的,就可以知道赤潮是天時地利的自然環境產生,或是人為因素造成。」
- 陳衍昌教授著作:赤潮(紅潮)與藻毒
陳衍昌解釋,鹼性海水含有酸性鐵離子有兩種可能:
一、自然形成,像是赤潮發生前幾日若曾下過大雨,就會將陸地上含鐵的腐質酸帶入河口,該海域本身又有渦鞭毛藻的話,在春末夏初的大雨過後晴朗天河口海域,確實有可能會發生藻類大量增生導致赤潮現象,使得水中氧氣不足造成大規模魚群死亡
二、若沒有下雨,又懷疑跟越鋼廠有關,就要檢測煉鋼廠所排放的廢水是否含有鐵離子,間接促成赤潮發生。
駐台北越南辦事處武先生致電海洋大學教授陳衍昌數日後,在越南政府所召開的記者會中卻隻字不提魚群死亡與赤潮的關聯,斬釘截鐵直指台塑越鋼廠排放超標的苯酚、氰化物與氫氧化鐵產生複合性毒物為禍首。
前兩次檢測都過關,不過關的那次,卻遲遲不公開結果
據側面了解,越南官方4、5月間三度進駐台塑越鋼廠區檢測水質:
- 第一次,4月22日以及4月23日檢測;
- 第二次,5月4日至5月7日間有74名官學代表團進廠檢測,其中8名為日本、以色列等國外學者。
此兩次官方檢測報告顯示,不論是鋼廠附近海域水質或是廢水排放口的放流水水質,苯酚與氰化物檢測值全都符合法規。
在海域水質方面,此兩次針對六處海域檢測的苯酚檢測值,每公升均低於0.001毫克,遠低於官方規定的每公升0.03毫克的標準;氰化物檢測值每公升均低於0.004毫克,遠低於0.01毫克的標準。至於放流水的檢測值,除了4月23日為每公升0.013毫克外,其餘檢測值每公升同樣低於0.001毫克,符合官方規定每公升0.585毫克的標準。
第一次檢測值
日期 | 海域水質 | 放流水 | ||
酚 | 氰化物 | 酚 | 氰化物 | |
越南官方標準 | 0.03 | 0.01 | 0.585 | 0.585 |
4/22 | - | - | <0.001 | <0.004 |
4/23 | <0.001(1處) | <0.004(1處) | 0.013 | <0.004 |
符合越南法規規定 | 符合越南法規規定 | 符合越南法規規定 | 符合越南法規規定 |
第二次檢測
日期 | 海域水質 | 放流水 | ||
酚 | 氰化物 | 酚 | 氰化物 | |
越南官方標準 | 0.03 | 0.01 | 0.585 | 0.585 |
5/5 | <0.001(5處) | <0.004(5處) | - | - |
5/6 | <0.001 | 0.048 | ||
符合越南法規規定 | 符合越南法規規定 | 符合越南法規規定 | 符合越南法規規定 |
第三次檢測
日期 | 海域水質 | 放流水 | ||
酚 | 氰化物 | 酚 | 氰化物 | |
越南官方標準 | 0.03 | 0.01 | 0.585 | 0.585 |
5/14 | 迄今未公佈 | 迄今未公佈 | 迄今未公佈 | 迄今未公佈 |
5/15 | 迄今未公佈 | 迄今未公佈 | 迄今未公佈 | 迄今未公佈 |
單位:毫克/每公升
備註一:海域水質指的是附近海域的背景值,而放流水則指經由廢水排放管所排出的水,越南鋼鐵業放流水水質標準中,其總酚及氰化物排放入河標準為每公升0.5毫克(mg/l),排放入海的標準為每公升0.585毫克(mg/l)。
備註二:越南官方6月30日公布台塑越鋼排放超標毒物包括酚、氰化物以及氫氧化鐵,但先前兩次報告中酚與氰化物皆符合標準。而越南對鋼鐵廠廢水排放管制項目中並無含鐵量管制,而一般海域含鐵量標準則是每公升0.5毫克,台塑越鋼4月22日檢驗的含鐵量檢測值低於每公升0.01毫克。
5月中之前都是赤潮惹的禍,之後態度匹變
據越南台商透露,5月中以前,越南政府仍定調「赤潮為魚群死亡的主因」,但從5月中旬後,越南官方調查魚群死亡事件的單位就從資源環境部,擴增到公安部,調查範圍也從原先的水質檢測到廠區總體檢,包括廢水總排放紀錄、下游包商酸洗廢水的出廠紀錄以及廠區環境安全等,「整個調查就變質了,政治手段層出不窮。」
據悉,越南官方林林總總列出台塑越鋼數十項缺失,要求台塑越鋼說明這些缺失,接著有4名負責廢水排放管理的台籍主管遭限制出境,10名台籍員工被公安約談到案,數十名越籍勞工被日夜調查,就連台塑越鋼董事長陳源成跟執行副總張復寧等高層,天天從早上九點開會到晚上十一點,疲勞轟炸一個半月,台塑越鋼上下瀕臨崩潰邊緣,但仍矢口否認排放有毒廢水。
越南官方於5月15日進駐台塑越鋼廠區所作的第三次檢測,是目前官方「定罪」台塑越鋼排放有毒廢水的報告,但迄今台塑越鋼從未接獲過越南官方第三次檢測結果。每當台塑越鋼提出尋求國際仲裁或是國際第三公正單位重新檢測的要求時,越南官方強勢拒絕,所有參與調查的官方人員包括資源環境部部長陳紅河與環保總局的人員同一口徑強調:「不認罪,就起訴。」
5月下旬,案情急轉急下。越南官方向台塑越鋼指出,台塑越鋼韓國承包商浦項鋼鐵(POSCO),再轉包的一間清洗管線越南下包商酸洗廢水處理廠,已坦承將一千多公噸沒有處理過的酸洗廢水直接倒到水溝中,造成魚群死亡,要台塑越鋼負擔所有賠償責任。
而台塑越鋼則認為,既然越南官方調查是POSCO的越南下包商違法排放廢水所致,依據台塑越鋼與POSCO的契約,台塑越鋼可向POSCO追究責任,因此要越南官方白紙黑字說明是POSCO下包的哪家越南公司,台塑越鋼才能據此向韓商POSCO求償,卻遭越南官方拒絕,越南官方強調「在廠區發生,台塑越鋼就要負責」,顯然不願將爭議擴大到韓國POSCO公司,以避免最後走上國際仲裁。
越南台商中盛傳,POSCO的酸洗廢水越南下包商Unico可能未按照規定將所有酸洗廢水總量都載到廠區外處理,私自將其中一千多公噸廢水排入台塑越鋼的廢水處理廠內,導致下包商出廠紀錄的酸洗廢水量比經手處理的總酸洗廢水量少了一千多公噸,越南官方懷疑酸洗廢水中應含有鐵離子,「認定」該下包商逕自將酸洗廢水直接倒入水溝中,造成赤潮發生導致魚群大規模死亡。
對於該傳聞,台塑集團不願證實僅強調,煉鋼廠本身製程產出的廢水只會含極微量的鐵離子,甚至越南法規根本沒有針對鋼鐵業廢水設定含鐵量的標準值,而台塑越鋼的廢水處理廠還有酸鹼中和的程序,過去幾個月台塑越鋼委由河靜省環境觀測和技術中心檢測的數據顯示,放流水含鐵量遠遠低於一般工業廢水每公升0.5毫克的標準值。
越南台商指出,台塑越鋼私下抱怨,若真有下包商將酸洗廢水排入越鋼的廢水廠,也是違反越鋼跟POSCO的合約,並沒有違反越南法律,從廢水處理廠出去的放流水含鐵量極低沒有問題,若POSCO下包商逕自將酸洗廢水直接倒入水溝中,是可以追究POSCO的責任,「更何況,越南官方現在說魚是被毒死的,酸洗廢水又不是有毒,怎麼可能會毒死兩百海浬的魚群。」
「不認罪,交付政治局解決」,台塑認罪反遭越政府倒打一耙
眼見台塑越鋼不願「概括承受」,越南官方6月祭出政治手段加重施壓台塑越鋼, 一方面要求台塑越鋼補稅7千萬美金約新台幣22億餘元的稅金外,還要求台塑越鋼廠區全面停工令。6月下旬,越南官方下達「月底前不認罪,全案將交付政治局委員決議」的最後通牒,倘若政治局通過起訴決議,則台塑越鋼一千多名台籍員工、主管恐都將面臨限制出境的調查。台塑集團高層憂心,越南政府起訴後可能以「押人取供」的方式來調查,屆時恐無法保護一千多名台籍員工,最終概括承受同意賠償。
6月23日,台塑越鋼董事長陳源成與越南環境資源部長陳紅河簽署協議書,協議書中載明越南中部四省海域出現大量魚群死亡事故,「是因下包商作業疏失所導致,台塑越鋼尊重調查結果」,台塑越鋼也願意配合越南政府賠償5億美元,以協助受影響人民的經濟損失等。雙方簽署過後,此協議書再上呈越南總理阮春福拍板,6月28日雙方再度簽署保密協定,台塑越鋼同意日後將不得再將此案訴諸國際仲裁。然而越南政府在6月30日的記者會上,已逕自刪除該份協議書中「下包商作業疏失所致」的字眼,直指台塑越鋼排放苯酚、氰化物與氫氧化鐵等「有毒廢水」,為七十四公噸的魚群死亡肇事原兇。
如今,海洋大學教授陳衍昌證實,6月底曾接獲駐台北越南武姓官員來電,詢問赤潮發生原因以釐清赤潮發生是否與台塑越鋼有關。既然越南政府已先指控台塑越鋼排放有毒廢水為魚群死亡主因,且台塑越鋼已坦承「犯行」,為何事後駐台北越南官員卻又致電詢問赤潮發生原因?不禁令人懷疑,越南政府明知魚群死亡原因與赤潮攸關的情況下,將可能的「天災」導為「人禍」,栽贓台塑越鋼廠排放有毒廢水,強拗越鋼廠「概括承受」,目的就是要5億美元賠償鉅款,來賠償越南經濟損失以安撫民心。
系列報導:
相關報導:
責任編輯:楊之瑜
核稿編輯:楊士範
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