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wimg.edgesuite.net/images/ReNews/20160704/640_bb1f08a84dd283e5dff4e89493cb2a38.jpg)
今日(7/4)上午,高教工會、台大工會、政大勞促會等團體到教育部前抗議,喊出「學習型臭雞蛋、教育部收回去」,要求教育部廢止《專科以上學校強化學生兼任助理學習與勞動權益保障處理原則》、全面廢除學習型助理制度,以保障大學兼任助理的基本勞動權。如此場景並不陌生。各該團體自2012年起即喊出兼任助理是勞工、要勞保,無數次前往教育部陳情抗議、前往勞動部提出勞動檢舉。去年六月教育部頒布《處理原則》,大剌剌明定:兼任助理的工作若具「學習」性質便不需受任何勞動法令所保障。試問:世上難道有任何工作完全不具學習性質嗎?認為「學習」與「勞動」並不互斥,教育部的做法不但答非所問,更蓄意推卸其作為各大學主管機關的責任。在教育部的掩護指導下,各大學紛紛推出「師徒制」、「學習職場關係」、「學習行政庶務」等名目,為的就是省下雇主本應負擔的助理勞健保費。政大在教育部建議的分流方案下,校級教學助理可選擇成為「學習型」或「勞僱型」,然而勞僱型助教每學期薪資比學習型助理津貼少了六至八千元。於是助理們自然只好自欺欺人地相信其工作都是「以為學習為主體、不包含學習之外的勞務付出」,例如學習改考卷、學習點名、學習操作投影機等等。此外,中研院等非教育機構也陸續開出「學習型助理」職缺。假學習真勞動的亂象,皆是教育部所致!正因如此,兼任助理們帶著滿腔的憤怒再次來到長期漠視助理權益的教育部,而今天上午出面回應陳抗的高教司王淑娟專委,就是主管兼任助理業務的負責人。台灣當代社會普遍低薪、非典型破碎勞動的處境,並非社會新鮮人才初逢,而是就讀大學時便開始「適應」。年輕人生命經驗中遭遇第一個協助老闆剝削自己的政府機關,就是教育部。教育部替大學校方打造了一條惡減經費的邪路,犧牲的卻是高教勞動體系中最底層學生兼任助理的勞動權,其模式與惡質企業 cost down 的手法如出一轍。
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