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台灣文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蘋果日報】全國哲學系教授對新政府的呼籲 (3702)

$
0
0

近日輔大哲學系大批學生申請轉出,尤主任在網路上批露,被媒體大幅報導,並引起相當討論。台灣近年來的經濟困境和少子化對高等教育的衝擊,連帶造成哲學系發展的困境,哲學界在幾年前已有強烈感受,輔大哲學轉系事件正式把此一危機端到台面上。然而,困境未嘗不是轉機,我們想利用此一契機呼籲新政府正視哲學系的未來發展。

今日哲學系學生,即使對哲學有無比興趣和熱情,在大環境的影響和就業考量下,也很難安心地待在系內好好學習。不像大多數的學系,哲學系沒有一個相對應、可立即就業的「業界」,雖然哲學人無奈之下強調整個社會都可以是哲學的「業界」,但是不能期待心思未定的大學生完全體會這一點。大家都同意文史哲在文化上的必要功能,可是,大學的中外文、歷史、社會科學都在中學教育上扮演重要角色,唯獨哲學缺如。
回顧人類歷史發展,哲學思想總是扮演領頭羊的角色之一。台灣民主政治能有今日,不能不提當年臺大哲學系殷海光教授的啟蒙之功,也不能不提爭取百分之百言論自由、讀過哲學系的鄭南榕。在哲學英雄之外,台灣哲學界多數沈默讀書人也扮演著轉介或啟發大量進步思想的角色,對於促成台灣文化的多元化有相當貢獻。一葉知秋,今日哲學系的危機有可能暗示台灣未來文化發展的困境,政府能不正視嗎?
如果我們社會認為在台灣的公共論壇上,充斥「只論立場,不論理據」、或者「堅持己是他非,不見是中有非、非中有是」、或者「只看表面,缺乏懷疑精神」、或者「只看權威,不具批判性」、或者「不能就事論事、不能作建設批評」等等思想與論述上的缺失,而哲學的訓練對於改善這些缺失有相當的功效,國家就應該把哲學教育往下紮根到高中,它是當代社會公民教育不可缺少的成分。
我們呼籲新政府利用107課綱的修訂,在高中增加「哲學推理」和「批判思考」一類的課程並引入適合的師資,我們相信哲學界會很樂意配合此一政策來研發適合高中生學習的課本。此類高中課程和相應政策的推動,一來提前讓高中生認識哲學,避免誤解或不當的想像,二來也有助於安定哲學系大學生、碩士生對未來彷徨無措之心,讓他們能學以致用,在進入職場後發揮所長,從而為未來台灣文化發展打下牢不可拔的自由、活潑、多元的根基。我們也呼籲哲學界出身的文化部長鄭麗君能在新政府內為解決哲學系的困境盡一份心力。
東海大學哲學系主任、台哲會現任理事長 史偉民
政治大學哲學系主任、台哲會現任副理事長 鄭光明
中正大學哲學系主任、台哲會現任理事 陳瑞麟(起草人)
臺灣大學哲學系主任、台哲會現任理事 李賢中
東吳大學哲學系主任、台哲會現任理事 米建國
長榮大學應用哲學系主任、台哲會現任理事 杜嘉玲
中山大學哲學所所長、台哲會前任理事 游淙祺
臺灣大學、東吳大學哲學系退休教授、台哲會現任監事 林正弘

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台哲會現任監事 林從一
東吳大學哲學系教授、台哲會現任理事 蔡政宏
中正大學哲學系教授、台哲會現任理事 謝世民
中研院歐美所研究員、台哲會現任理事 鄧育仁
中正大學哲學系教授、台哲會現任理事 吳秀瑾
中山大學哲學所教授、台哲會現任理事 楊婉儀




原文連結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