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台灣文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關鍵評論】李偉才:加拿大火災比你想像中嚴重百倍:加速凍土融解的惡夢 (7994)

$
0
0

大家認為仍在猛燒的加拿大森林大火有多嚴重呢?

即使你已認為十分嚴重,很對不起,我要告訴你,實際的情況比你想象的還要嚴重百倍。

危言聳聽嗎?請繼續看下去再作判斷吧。

就筆者撰文之時,於五月一日發生的麥克默里堡 (Fort MuMurrary) 森林大火仍是無法可救。photo credit: 作者提供

就在筆者撰文之時,於五月一日發生的麥克默里堡 (Fort MuMurrary) 森林大火仍是無法可救。photo credit: 作者提供

大家是否還記得,去年底在巴黎隆重召開的聯合國氣候峰會?以及較近期4月22日170個國家的代表雲集紐約正式簽署的「巴黎氣候協議」?

即使記得的朋友又可有留意,巴黎協議最重要的內容,是「各國必須盡快大力減低二氧化碳的排放,以令全球溫度的上升限制在攝氏2度之內」,以及「一個更理想的目標,是將升溫控制在1.5之內」?

好了,即使你亦知道這個2度(或1.5度)的目標,我還是要追問:(1)你知道這個「警戒線」為何如此重要嗎?以及(2)我們離這道「危險警戒線」還有多遠呢?

凍土融解有甚麼可怕?

讓我們先回答第一個問題。原來科學家早於20年前便已提出警告,如果地球的平均溫度較工業革命前期(約19世紀中葉即1850年左右)升逾攝氏2度,便很可能導致地球上的「凍土 (tundra) 」全面融解。

凍土融解有什麼可怕呢?原來這種廣泛存在於亞洲北部(西伯利亞)、北美洲北部(阿拉斯加和加拿大北部)和青藏高原,並且佔了全球陸地近17%的「霜結的土壤 (英文又稱permafrost )」,包含著大量凍結了的甲烷 (methane) 氣體。一旦全球溫度升逾某個水平,凍土便會融化而釋放出大量甲烷。

釋放甲烷又有什麼可怕呢?原來甲烷是一種十分厲害的「溫室氣體」,一旦進入大氣層,帶來的增溫效果會較二氧化碳大二十多倍。令人憂慮的情況是,甲烷的釋放會令地球顯著升溫,而溫度上升則會導致更多凍土融解和甲烷的釋放,從而導致全球暖化加劇和更多凍土融解……

這種惡性循環所引發的「失控的溫室效應(runaway greenhouse effect) 」,將會把人類推向萬劫不復的境地。例如格陵蘭冰雪的全面融化會令海平面上升7米,數以百計的沿岸城市(當然包括香港)將永遠被海水淹沒。

現在大家明白「攝氏2度」這個警戒線的重要性了吧。

我們離警戒線有多遠

由於自然界的變化複雜紛紜,所以科學家的預測其實是「若升溫超逾2度則全球凍土全面融化的機會便高於50%」。大家可能認為50%並不算太危險,但請你自問,如果你得悉正在登上的航機有 50%的機會墜毀,你還會上機嗎?正是因為這樣的考慮,巴黎協議才加入了「一個更理想的目標是將升溫控制在1.5度之內」。

好了,現在讓我們來看看第二個問題的答案,即我們離這道危險線還有多遠。首先我們要知道的是,自1850年至今,地球的溫度已經升了近1度,亦即要保持在「警戒線」之下,我們便必須將今天起計的升溫控制在1度之內(按更高的目標則是0.75度之內)。科學家的計算顯示,要達到這個目標,我們便不能讓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水平高於450 ppm (parts per million的縮寫,即「百萬分之一」)。

科學家的研究顯示,這個水平在1850年左右是280ppm ,但由於人類不斷大量燃燒煤、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fossil fuels)」,至1958年人類進行直接量度時,這個水平已經上升至315 ppm 。而到了數年前的2013年,更加衝破了400 ppm這個大關。也就是說,我們離開450 ppm這個危險警戒線只有區區50 ppm之遙。

如今這個水平正以每年約3 ppm左右的速率上升。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不立刻大力減排,十多年內便會超越警戒線。假如我們採取1.5度這個較安全的目標(即從今天起不讓氣溫升逾0.5度),則剩餘的時間更是不足十年。

山火加速凍土融化

至此,我們終於可以回到加拿大的森林大火之上。大火燒毀大量林木和吞噬無數人的家園已經是個悲劇,但更大的悲劇,在於這些由異常乾旱和高溫天氣引發的大火,在將來只會愈趨頻密和猛烈。

事實上,今年的大火絕非偶然,去年七月份的大火也同樣驚人,而且影響範圍更廣。(可參閱《維基百科》條目)。由於這些大火發生在凍土帶的邊緣,科學家十分憂慮,這會令凍土的全面融化較預期中來得更為迅速。

還有一點大家或已留意的,是這場大火已經十分接近艾伯塔省(Alberta)的油砂(oil sand)開採區域。這種開採是世界上最污染和最破壞環境的一種行為,多年來已被環保人士猛烈批評。大火一旦蔓延至開採區,後果將會不堪設想。

還有一點大家可能不知,就是香港不少人透過股票投資,已多年來參與了這種「自殺式」的開採。為什麼會是這樣?筆者將於下一篇文章交代。

筆者去年與一班好友成立了「350 香港」這個環保組織,並於「聯合國巴黎氣候峰會」前夕的 11 月 29 日,舉辦了全港首次「氣候大遊行 (Global Climate March) 」。圖中前排左起是龐愛蘭、曾鈺成、法國駐港總領事 Mr. Eric Berti 、李卓人、葛佩帆和筆者。 photo credit: 作者提供

筆者去年與一班好友成立了「350 香港」這個環保組織,並於「聯合國巴黎氣候峰會」前夕的 11 月 29 日,舉辦了全港首次「氣候大遊行 (Global Climate March) 」。圖中前排左起是龐愛蘭、曾鈺成、法國駐港總領事 Mr. Eric Berti 、李卓人、葛佩帆和筆者。
photo credit: 作者提供

(待續)

本文獲授權轉載。

責任編輯:周雪君
核稿編輯:鄭家榆



原文連結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