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台灣文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蘋果日報】黃長玲:讓性別平等倒退的女總統 (5631)

$
0
0

內閣人事底定後,婦女團體在此之前的憂慮終於成為事實:台灣歷史上第一個女總統任內的第一個內閣,性別比例創下二十年來的最低記錄。準總統蔡英文與閣員見面時,針對外界對內閣女性過少及年齡偏高的質疑,以不要憂讒畏譏勉勵閣員,並且強調眾多閣員獲邀入閣是因為能力受到信任。

認為「性別不重要,能力才重要」的這種說法,普遍存在於許多人心中。然而,抱持這種想法的人很少回答一個問題:為什麼每次這種說法出現的時候,都是用來替男性掌權的現象辯護?正如同人們說「種族不重要,能力才重要」的時候,他們在說的其實是主流族群佔據資源、位置與權力沒關係;同樣的,當人們說「性別不重要,能力才重要」的時候,他們在說的其實也是男人佔據資源、位置與權力沒關係。我們什麼時候會看到這種說辭用來捍衛眾多女性掌握權力的局面?我們不會,因為我們根本還沒有這樣的機會來檢驗這種說辭。當蔡英文去年宣佈參選時,幾乎註定她的副總統候選人會是男性,因為正副總統候選人都是男性時,大家司空見慣,但是正副總統候選人都是女性的話,前所未聞。因此,「性別不重要」這句話,只有當向來在資源與權力上是弱勢的女性成為強勢或取得均勢時,我們才會知道它是否為真。在那一天到來之前,它除了是替父權體制辯護的空話以外,也是內閣女性比例奇低還想宣稱自己有進步價值的政府,沒有資格講的話。
也許最令人覺得匪夷所思的地方是,讓外界覺得要虎虎生風拼經濟的準總統和準院長,似乎完全不知道當前的國際趨勢如何看待多元平等與經濟競爭力的關係。兩者之間並不像許多還停留在上世紀的人所以為的,要等經濟發展起來了,再來談族群或性別平等。當代的趨勢是視多元平等為企業創新及經濟競爭力的來源。人均所得向來在全球名列前茅的挪威,十年前就立法要求挪威所有的上市公司,董事會必須符合百分之四十的性別比例,也就是說董事會必須有至少百分之四十為女性。當時推動此一立法的重要推手是執政的保守黨男性經濟部長,他堅持推動此一法案的原因正是為了企業創新,因為決策階層的多元性有助於企業創新。挪威2006年立法後,許多國家跟進,而且跟進的國家並非只有歐洲國家。
準總統和準閣揆可能不但對國際趨勢無知,也對國內成果無知。在台灣,行政院各部會所屬的委員會,自2004年以來,早已全面適用三分之一性別比例原則,目前未達成的比例非常低。2012年行政院通過的性別平等政策綱領中,也將國公營企業董事會符合三分之一性別比例原則,列為要逐年實踐的性別平等政策之一。當內閣中的女性比例只有百分之十的時候,究竟要以什麼方式及理由推動國公營企業董事會增加女性董事,實在令人好奇。
婦女運動者不會天真到認為選出一個女總統,台灣的性別平權就可以瞬間提升。然而,婦女運動者當然也不會預料到,在台灣選出了第一個女總統後,內閣的性別比例會倒退到二十年前的水準。對婦女運動的支持者及參與者而言,內閣性別比例如此之低,雖有失望或憤怒,但終究只是另一個需要面對的反挫而已。婦運面對父權價值的阻礙,豈是一兩件或是一兩次?倒是台灣第一個女總統,在未來可能有機會決定她是否要繼續擔任父權價值和父權體制的捍衛者,而這個部份會取決於新政府的政策表現。同時,以過去二十年我國憲政運作的情形而言,總統任內多半會有內閣改組的情形,如同全球各國的婦女運動者都會用這個標準監督自己的政府,未來的內閣改組,女性閣員人數是否會增加,也會是許多人繼續觀察的重點。
準總統蔡英文已經替自己寫下重要的歷史,她不僅是台灣第一個女總統,她也用內閣組成的方式宣告她並不重視性別平等。這個歷史未來是有改寫的機會,然而是否可以改寫,會取決於她自己。



原文連結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