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台灣文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BuzzOrange】蔡 昆儒:只要求執行死刑,不願面對「執法之外」的事──醒醒吧台灣人,你就是共犯! (5244)

$
0
0

Pasted image at 2016_03_28 07_49 PM

今早發生的內湖女童命案,兇嫌在落網之後,女童的母親沈痛地發表聲明。她說:「我認為,這個社會一直在談家庭、教育以及工作間的平衡。我辭職之後回家帶小孩,我沒想到這個社會是如此的不安全。我真的很希望政府、各級單位能夠做些事情,讓媽媽放心帶小孩或是放心工作。另外,我認為這樣子的隨機殺人事件,兇嫌基本上在當時是沒有理智的。這不是靠立什麼法、怎麼處置能夠解決這個問題。我還是希望能從根本、從家庭、從教育來讓這樣的人消失在這個社會上面。我希望我們未來的子子孫孫,都不要再出現這樣子的人。

女童的母親這段話,重重給了現在只高喊著要立即處以死刑的人一記耳光。的確,要注意的是,死刑在台灣目前並沒有被廢除。台灣目前的司法問題,並不是有沒有法,而是法制不彰。當此類的事件一發生之後,大家討論的,都是執法的「表面問題」。沒有人願意去關心「執法以外」的事

女童母親點出了台灣目前面臨嚴重的社福、教育、托育、就業等等的問題。一個辭職在家帶小孩的母親,沒能來得及阻止悲劇發生,只差了一步。台灣現在的就業環境中,大多數是不允許帶著小孩到職場上工作的,就連立委提案要帶小孩進入議場工作,都被阻止,當時整個社會輿論也一面倒的撻伐,轟立委「過太爽」。而托幼、托育的體制非常不全,就連資源最多的大台北地區,公托機構光是排隊就候補到幾百號,更遑論是沒有資源的其他地區。私立的托幼機構,即使是對於雙薪家庭仍是非常沈重的負擔。因此幾乎都是由父母雙方其中之一放棄工作,全職在家照顧小孩。這就是除了「執行死刑」之外,社會普遍不願意去面對的問題。會發生如此慘案,通常都不僅是兇嫌單方面出了問題。從另外一個角度思考,今天如果社福機制健全的話,這件事還會發生嗎

 北投殺童案嫌犯龔重安(圖片來源:ETToday)

北投殺童案嫌犯龔重安(圖片來源:ETToday

2015 年在北投曾發生慘絕人寰的殺童案,兇嫌被捕時說:「每天作死作活作保全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月休四天,一個月還是只領兩萬多。」這種因為社會不公平、不正義而產生的反社會人格,會在嚴格執行死刑之後,就徹底消失嗎?並不會。諷刺的是,社會大眾普遍只關心到底嫌犯會不會被判死刑、什麼時候執行死刑,而不去思考在執行死刑之外的,更多制度所造成的社會問題。

國民黨立委王育敏在今天事發後表示,要推動「殺幼條款」,意即故意殺害 12 歲以下孩童者處死刑或無期徒刑。讓我們再回到女童母親所發表的談話:「我認為這樣子的隨機殺人事件,兇嫌基本上在當時是沒有理智的。這不是靠立什麼法、怎麼處置能夠解決這個問題。」所以問題點根本不在於「殺了誰」,因為隨機殺人是不看對象的,即使今天再增加個「殺老條款」、「殺青少年條款」,都沒辦法遏止這樣的事件發生。所謂的處以極刑只是讓無處宣洩情緒、失去理智的大眾一個「表面」的出口。死刑之外的「法」沒有被改變、沒有被討論,社福機制依舊殘缺,勞工的處境仍然艱困。試問,這樣的極刑,暢快了誰的心?我們的立委應該要加強推動的,是社會福利機制的健全,而非一再地激起對立。

換一個角度來想,如果今天殺了女童的人在步出警局、地檢署的同時,立刻被不明人士就地斬殺,我們還會認為他死得理所當然嗎?如果不是,為何我們還會允許國家殺人,而不是處理發生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呢?醒醒吧,我們只是不願意承認自己也是造成這樣結果的共犯之一而已

(首圖來源:聯合新聞網


延伸閱讀:

內湖女童慘遭斷頭──鄭捷事件兩年後,網友難道沒有發現無論怎麼高喊執行死刑,都無法解決隨機殺人案嗎?

鄭性澤冤獄可望平反》你以為死刑能解決問題?錯!它只能解決 (你認為) 製造問題的人



原文連結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