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目前大型實驗仍未證實益生菌對腸道問題的改善,但許多小型實驗紛紛指證使用益生菌的好處,辜且不論大型研究的結果,益生菌在市面上的使用,已行之有年,但在產品的選擇上,大家往往一頭霧水。何況電視廣告的腸道益生菌百百種,如何挑選自己適合的益生菌,真的要做一番功能,才能區別的出來。微笑藥師網在此列出常見腸道益生菌,供大家參考選擇:
一、市面上常見的腸道益生菌
1.若元胃腸錠(膚色包裝)
主成分:米麴菌(含有6種消化酵素)、啤酒酵母粉末(綜合營養素)、乳酸菌(糞鏈球菌)
特色:同時具有「幫助消化」、「整腸」、「營養」的功能,適合現代高壓力飲食不均衡者(補充營養)及消化不良(消化酵素)、易脹氣者。
缺點:成人每次須服用9錠,使用上較為不便。菌數含量較低,整腸效果較不明顯。
2.若元整腸錠(白色包裝)
主成分:為比菲德氏菌叢(龍根菌B. longum與比菲德氏菌B. bifidum)、嗜酸乳酸桿菌(L. acidophilus)
- 龍根菌與比非德氏菌,為成人/小孩「大腸」中,容易定殖的菌種,產生乳酸與醋酸抑制壞菌的增生。
- 嗜酸乳桿菌,長駐在「小腸」中,分泌乳酸與醋酸,抑制壞菌。
特色:特選兩種容易定殖在大小、小孩腸道的菌種,降低壞菌滋生。適合易脹,腸道功能不佳者,緩解輕度腹瀉/便泌作用。
比較:與「若元胃腸錠」相比,「整腸錠」強化在腸道益生菌的定殖,但少了「胃腸錠」的消化酵素與啤酒酵母。
3.若元整腸粉
主成分:為「抗生物質耐性乳酸菌」(每公克含18毫克,相當於9*109個菌數=90億),主要為嗜酸乳桿菌(L. acidophilus)、比菲德氏菌叢、糞鏈球菌(S. faecalis)
- 嗜酸乳桿菌/比菲德氏菌,分別定殖於小腸/大腸,抑制壞菌增生
- 糞鏈球菌,主要分佈於小腸,繁殖力強,增殖快且生存期間久;能幫助嗜酸乳桿菌(L. acidophilus)及比菲德氏菌加速發育。
特色:對抗生素/化療製劑較有耐受性,適合用在減少服用抗生素產生的腸道副作用。菌數含量足夠,能發揮腸道定殖的作用。常見小兒感冒服用抗生素造成腹瀉、感冒造成腸道問題等急慢性狀況使用。
4.欣表飛鳴錠
主成分:為比菲德氏菌(B. bifidum)、糞鏈球菌(S. faecalis)、嗜酸乳桿菌(L. acidophilus)
- 配方組成與「若元養腸粉」相同。菌株不易受到胃酸的影響,以活性的狀態到達腸內。
特色:含3種醫療級A(嗜酸乳桿菌)、B(比菲德氏菌)、F活性乳酸菌(糞鏈球菌),快速建立健康菌叢。有F菌的快速作用,又有A、B菌的續航力。
比較:與「若元整腸錠」相比,理論上,欣表飛鳴錠菌株定殖效果會較佳。
5.表飛鳴-樂散
主成分:為「耐性乳酸菌」(每公克含6毫克),主要菌株為糞鏈球菌(S. facalis)
特色:對抗生素/化療製劑較有耐受性,適合用在減少服用抗生素產生的腸道副作用。
比較:與「若元整腸粉」相比,若元整腸粉的共生菌配方,在續航力在佳。若腸道問題持續一週以上,使用「若元整腸粉」可能較適合。
6.康貝兒
主成分:為10種乳酸菌:乳酸球菌(E. faecalis)、嗜酸乳桿菌(L. acidophilus)、雙叉桿菌(B. bididum)、乾酪乳桿菌(L. casei)、腸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乳桿R菌(L. reuteri)、產孢乳酸菌S(S. inulins)、長雙叉桿菌(B. longum)、LGG菌(L. rhamnosum)、短雙歧乳桿菌(B. breve)
- 雙歧乳酸菌:其特殊結構,可以卡腸道。其所產生的醋酸及乳酸等有機酸能促進胃排空,增進腸道蠕動,提高糞便中水分含量,改善腹瀉便泌。長期服用,有助腸道蠕動與頻率。
- 每小包含1.5克菌株粉末(約1500億菌數)
特色:含10種功能不同的乳酸菌,在小/大腸發揮保護作用
缺點:10種益菌是否能在腸道發揮共生系統(互相競爭);腸道定殖菌數空間有限,20-100億菌數為宜,高單位含量是否影響益生菌的定殖作用(相互卡位),值得民眾好好思考!
7.DDS-1(60億/120億/220億)
主成分:為嗜酸性乳酸桿菌(L. acidphilus)、比菲德氏菌(B. bifidum ) ,市面上有每公克30/60/120/220億菌的產品。
比較:DDS-1等同於「若元整腸錠」的菌株含量升級版。產品呈粉末,含活性菌株比例較「若元整腸錠」高。(製錠過程高壓高溫,活性菌株比例會下降)。
8.阿德比
主成分:為乾酪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 casei),每克含8*108的菌株,每粒膠囊含250mg。
- 腸內定殖力最強的乳酸菌,可在腸道內存活15天以上,主要宣稱為預防腸道不適症狀、提昇免疫力使腸道菌叢正常化和抑制過敏物質釋放。
特色:菌種腸道定殖性強,甚至不一定要每天吃,也可以維持效果。
缺點:針對乳糖不耐、或因感冒使用抗生素而造成的喝奶腹耐,效果不佳。選用比菲雙歧桿菌類的產品,效果應該較好。
![](http://ibw.bwnet.com.tw/image/pool/2016/02/65b9c494dd2b302ef51f05d374ba4e1e_620.jpg?20160222005)
9.日本味王-消化加強S錠
主成分:為酵母、木瓜酵素、鳳梨酵素、AES綜合酵素(Protease、Lipase、Amylase、Celluase)、嗜酸乳桿菌(L. acidophilus)、比菲德氏菌叢(龍根菌B. longum與比菲德氏菌B. bifidum)、芽孢納豆菌(Bacillus subtilis),每2錠菌數約為5*1010=500億
- 木瓜酵素(Papain)+鳳梨酵素(Bromelain):能幫助消化蛋白質、醣類、脂肪,尤其針對愛吃紅肉的族群。另外鳳梨酵素有抗發炎的作用。
- 芽孢納豆菌:能耐熱45-55度,穩定且活久時間久。
- AES綜合酵孝:能耐酸鹼PH1.5-11。
特色:結合「若元胃腸錠」與「若元整腸錠」,同時整腸、營養、消化。此產品優化在消化部分,整腸的菌株與「若元整腸錠」相似,而BS菌的特色不明顯,適合於平時保養用,慢性腸炎者。
10.妙利散(Miyarisan BM)
主成分:為Clostridium Butyricum Miyairi 588(一種耐酸、耐熱,不受抗生素影響的G(+),偏性厭氧菌)。一包1gm含CBM約3.8~5.0×108,相當於5億菌株。
- 妙利散Miyarisan BM口服後約30 分鐘內即進入小腸上部及中部,分泌出Butyricacid 之人體所需短鏈脂肪酸,在腸道上皮細胞抑制壞菌,潛在致病菌株繁殖及抑制病原菌毒素之產生。同時產生葡萄糖、麥芽糖、Vit B 及Oligo 可促進腸道內A、B 菌(有益菌)之繁殖。
- 臨床應用在使用抗生素引起的腹瀉、腸躁症(IBS)、幽門桿菌輔助治療,便泌。
二、益生菌-菌種的比較
市面上益生菌產品百百種,但說穿了,主要代表性的益生菌就這幾隻,在此列出供大家比較選擇。或許下次當您須要選購益生菌時,除了聽販售者介紹外,自己也有獨立判斷的能力。抑或在選購時,將這些比較印下來,去現場比對一番!
益生菌的使用,以乳酸菌為主,其為能利用碳水化合物進行發酵生產多量乳酸之細菌,常見乳酸菌介紹如下:
A菌:嗜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長駐於小腸,分泌乳酸與醋酸抑制壞菌入侵。主要功能為增強免疫力、使腸道菌叢正常化和抑制陰道黴菌生長,代表性產品為表飛鳴。針對陰道預防感染的保健,建議日常多補充「蔓越莓錠」及此類益生菌;若是更年期婦女族群,請注意女性荷爾蒙低下的問題,才能有效改善。
![](http://ibw.bwnet.com.tw/image/pool/2016/02/14ee7df265fd4116f5ff0ac3fff4830e_620.jpg?20160222005)
B菌:比菲德氏菌(Bifidobacterium species),也稱雙歧桿菌,多定殖於大腸。較常見菌種為Lactobacillus bifidum,其他還有雷特斯菌(B. lactis)或龍根菌(B. longum),具耐酸、耐膽汁、耐氧等特性,主要功能為使腸道菌叢正常化及有助於病毒性腹瀉的改善。
此類菌株最大的特色在於雙歧結構,能有效卡在腸道表面構成保護膜,所以對於腸道防護作用佳,例如防止旅行時水土不服引發的腹瀉。針對乳糖不耐(先天或服用抗生素引起)者,選用配方上,建議選用「嗜熱鏈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保加利亞乳酸菌(L. bulgaricus)」+A、B菌為宜,原因在於前二類菌珠能快速分解乳糖成酸,並幫助A、B菌的定殖生長。
![](http://ibw.bwnet.com.tw/image/pool/2016/02/aa1a24215676769887256496caa3d11d_620.jpg?20160222005)
C菌:凱氏乳酸菌(Lactobacillus casei)是腸內定殖力最強的乳酸菌,可在腸道內存活15天以上,主要宣稱為預防腸道不適症狀、提昇免疫力使腸道菌叢正常化和抑制過敏物質釋放,代表性產品為阿德比膠囊。
![](http://ibw.bwnet.com.tw/image/pool/2016/02/eab6297df1bd6a1a323bb56bda0d92b3_620.jpg?20160222005)
LP菌:副凱氏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代表性產品為統一LP33機能性優酪乳。國內研究號稱可以抗過敏,分泌高濃度γ干擾素,來減低過敏發炎反應。市面上強調過敏配方的產品,大多含有LP菌與LGG菌(異位性皮膚炎),在考慮益生菌發揮作用前,須考慮菌株定殖的問題,所以在選用「過敏配方」的益生菌時,建議挑選「LP」+「LGG」+「A、B」菌,增加抗過敏菌株的定殖力,而非單一菌株的產品。
![](http://ibw.bwnet.com.tw/image/pool/2016/02/c644ccb4d57b4e2a3a89bf64ac791938_620.jpg?20160222005)
LGG乳酸菌:鼠李糖乳桿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根據芬蘭學者研究報告,服用LGG乳酸菌可降低50%寶寶在2歲前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的機會,但會使寶寶得到氣喘的機率增加3倍、得到過敏性鼻炎的機率增加2倍。此類益生菌的作用,必須服用4-8周後才可能有改善的作用,並非像「改善腸道功能」的菌株,能在1-2周發揮作用。
三、腸道益生菌挑選原則
介紹過市面上常見腸道益生菌及各菌種的比較,那真的在購買保健食品時,常常有些誤導民眾的商業術語,到底要如何挑,才能選到合適的益生菌?以下提供一些觀念,幫助大家挑選商品:
1.菌種因地制宜,國外的菌種並不會較適合東方人
不同地區,人體腸道菌叢分部不同
旅行時所引起的水土不服,並不一定是吃了什麼壞掉的東西或是被細菌病毒感染的食品,很常是因為各國飲食習慣不同,導致不同地區,人體腸道菌叢分部不同,當我們原有的腸道環境,受到外來環境不同的刺激,進而影響腸道菌叢的作用,而產生腸道問題。
2.菌種愈多,不一定愈好,甚至有相互排斥的現象
能相輔相成的配合比較合適
(1) B. longum與L. paracasei(LP菌)所產生的廢物,是定殖在小腸中L. rhamnosus GG(LGG菌)的食物,可見其三者共生的重要性。
(2) 糞鏈球菌(S. faecalis)能快速在腸道分泌酸性物質,幫助嗜酸乳桿菌(L. acidophilus)及比菲德氏菌加速發育。
(3) 比較建議菌種為:A菌(L. acidophilus)、B菌(Bifidobacterium species)、C菌(Lactobacillus casei)、LGG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LP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
3.菌數20億-100億為宜
腸道裡所能定殖的益生菌含量是有限的,過量的菌數,反而影響益生菌的作用。菌數過高,反而會造成菌株之間的相互卡位,無法發揮「各司其職」的功能。市售標謗含1000億菌株的產品,值得好好考慮其菌株定殖率。
4.劑型
膠囊、粉劑為宜。錠劑製作過時中,不可避免的會經過高熱的加壓而製成錠,而造成菌株的壞死。
5.益生菌偏寒
建議食用有增加溫性成分的複方益生菌,如冬蟲夏草(入腎)、紅景天(補肺),效果更佳。再者,過敏性患者體質偏寒,故不建議單吃益生菌。(此論點來自於「活力藥師網」,本人覺得其中醫角度切入過敏體質,中西合併的配方,值得參考。)
本文獲「微笑藥師網」授權轉載
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