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怡志
每次台灣有大災難,我都會習慣性去看看德國哪些組織會在同樣的情況下做什麼事,每次看完都沮喪到極點 XD 台灣就算要做到人家的 1/10 都很難,德國人真的很難死。
- 跟工兵一樣強大的志願服務組織 Technisches Hilfswerk
德國工兵軍官兼建築師Otto Lummitzsch在 1919 年成立了科技急難組織 TH,這個組織雖然在 1945 年德意志第三帝國戰敗後被解散,但是 1950 年德國政府又請 Lummitzsch 老先生再度出馬,成立一個類似的科技搜救機構Technisches Hilfswerk,簡稱THW,並且在 1953 年併入德國內政部,為獨立聯邦局,是全世界最大的 USAR 團隊之一,同時也是聯合國Insarag的促成者。這個組織雖然是隸屬在官方,但是在地方層級完全由志工經營。800 名公務員底下有 8 萬名志工,668 個地方協會(搜救連)都是由志工管理、營運。搜救連的上層組織為 68 個地區辦公室,才配有公務員。
- 668 個搜救排遍佈全德國
每一個地方協會(OV)最少都有一個科技搜救排(Zug),每個搜救排通常有 3 個的搜救班,除了基礎搜救班之外,大部分的搜救連都有自己的特種功能班或加強搜救班。原則上 THW 出動時,都能夠自給自足,在地區辦公室的規模,幾乎都可以負擔大部分的災難救援功能,不需要其他單位的資源。即便在搜救連、搜救班的層級,都有基本分工。
以德國Aachen(當地人口 26 萬) 救難連為例,就有三個排,是一個基本的搜救團隊:
搜救排 1
- 排部
- 鷹架搜救班
- A 級加強搜救班 (3 噸半貨車 +50 千瓦發電機)
- 電力班 Fachgruppe Elektroversorgung (200 千瓦發電機一台)
搜救排 2
- 排部
- 一般搜救班
- B 級加強搜救班 (5 噸貨車 +50 千瓦發電機)
- 搜尋班 (含搜救犬)
後勤排 Fachgruppe Logistik
- 排部(含會計一名)
- 補給班 Logistik-Materialerhaltungstrupp (配備 9 噸吊臂卡車一台
- 炊事班 Logistik-Verpflegungstrupp
台灣每次遇到災難,媒體很喜歡報導看起來自己也像受難者的搜救人員,我猜想目的是要營造搜救很辛苦勞累印象,然後總有報導說搜救人員吃不好睡不好,那德國的搜救人員也這樣慘兮兮嗎?到底搜救人員看起來吃飽睡好精神抖擻比較威,還是辛苦疲憊東倒西歪比較狂?
![P1030837-533x400](http://buzzorange.com/wp-content/uploads/2016/02/P1030837-533x400.jpg)
炊事班的工作環境(照片左邊的是照明班的照明球,照片來源THW Großalmerode 地方協會)
- 衛生食安優先的炊事班
THW 在全德國一共有 68炊事班(Verpflegungstrupp),大約每 100 萬人口一個。每個炊事班有一個班長、八名隊員,最少全天候供應 200 人的食物,但在實際勤務時,通常可以提供更多人的飲食。每個炊事班有一台自己的廂型車、一台七噸貨車、一台炊事拖車與一台洗碗拖車。由於每個地區辦公室都有炊事班,所以德國任何災難發生後,應該在半天內就可以供應幾千志工的飲食。
炊事班並不是只要會煮飯就可以,根據 THW 的規定,每個炊事班統一功能編制如下,不同的人功能都不同,每個人可以擁有雙重專長,其中最特別的是自備食物衛生員,食安很重要,特別是災難發生的時候。衛生員的功能就是確保食材、食物、餐具與環境的衛生條件符合德國傳染防治法(IfSG)、食品衛生規範(LMHV)與德國食品與飼料安全法(LFGB),免得現場的志工與災民吃到不衛生的食物,救人反而被救。
這樣的員額,也可以確保長期服務不會累垮志工。而且根據規定,沒有接受過衛生講習的人員,就不能烹調食物。THW 在這一波德國難民潮時,支援了非常多難民營的飲食,雖然很多難民很會煮也願意煮,都因為沒有接受過德國的衛生訓練,所以不可以協助 THW 的炊事班。
- 1x 班長
- 2x 廚師
- 2x 廚師兼駕駛員
- 2x 駕駛員兼無線電通訊員
- 1x 急救員
- 1x 食物衛生員
![P1030855-533x400](http://buzzorange.com/wp-content/uploads/2016/02/P1030855-533x400.jpg)
炊事年輕志工多(照片來源THW Großalmerode 地方協會)
當然,一個完整的炊事團隊不是只有提供「食物」而已,每一個 THW 的炊事班都要提供正常的用餐環境,其中包含擁有暖氣的帳篷,以及足夠的餐具、桌椅,救難人員不會在惡劣氣候下吹著風、冒著雨,坐在路邊淒涼地吃飯。THW 炊事班的設備檢查清單就有 39 項,其中包含:
- 2x 35 平方公尺帳篷加暖氣
- 10x 野餐桌椅組
- 1x 120 杯的咖啡機組
- 24x 15 公升餐桶
- 6x 20 公升餐桶
- 1x 高壓清洗機
![20130606_121309_THW_OV-Muenchen-Land-1-550x366](http://buzzorange.com/wp-content/uploads/2016/02/20130606_121309_THW_OV-Muenchen-Land-1-550x366.jpg)
德國 THW 的志工在 2013 水災搜救行動中享用炊事班提供的飲食(照片來源THW München-Land 地方協會)
急難救援是一個高度分工的專業,救援者只是人,不是超人,會餓、會累、會逃避也會流淚,提供完整的後勤、心理、教育支援,才能讓救援者安全、正常地救援。
![notunterkunft-533x400](http://buzzorange.com/wp-content/uploads/2016/02/notunterkunft-533x400.jpg)
救援的志工也是人,救援期間也需要身心被安頓,德國在 2013 水災期間,志工的臨時休息區。(圖片來源THW OV Stralsund)
作者介紹:
李怡志年輕時熱衷急難救助,擁有德國 DLRG 水上救生員證、接受過台灣的 EMT1 訓練、擔任過北市紅十字會義務急救教學組長並於德國 Dortmund 紅十字會服務過。
(本文、標題由李怡志授權轉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首圖來源:HW-Ortsverband-Großalmerode 臉書)
延伸閱讀:
當地震不只是天災──從集集到美濃,解析背後真正造成災難的「人禍」本質
一位搜救隊員看台南震災現場:面對災難台灣缺乏的不是人力,而是技術和能力
從 921 到台南地震告訴我們一件事:台灣倒不完的危樓,都是溫柔的法條和官商勾結養出來的
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