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台灣文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蘋果日報】顧世勇:裁併南藝大將造成無可彌補傷害 (6286)

$
0
0

關於國立大學的合併,最常聽到的邏輯應該就屬「學門互補」了,但我們卻鮮少對這樣的邏輯有過懷疑。近日教育部同樣以「學門互補」為由,發函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要求南藝與成大直接就合併相關內容進行研議,隨後教育部即將展開二校之合併工作。筆者認為這個合併案若不幸成真,將對於我國的文化及整體國家未來發展造成不可逆的重大傷害。這個合併案是個極需再經審慎思考,以下就若干論點,提出個人淺見,供國人、教育部、文化藝術圈參考。

1、人文領域面對著量化思維的理工學門,在話語權、評鑑制度、資源分配上原已處於極度弱勢,此可從成功大學這所由理工主導的綜合大學中,已被極度邊緣化的人文系所之堪慮處境獲得佐證。因此,藝術領域,尤其是藝術創作所需的學習環境極為特殊,若任其納入一個幾乎由理工量化思維主導的綜合大學中,無疑地將嚴重斲傷藝術創造性,並終至令其凋萎。我們必需深刻意識到藝術的創造性唯有在一片全然自由的土壤中,才有機會獲得伸展。一個強調量化的系統化管理及其「重理工、輕人文」的資源配置邏輯,對於藝術創造本身有著根本的衝突與傷害。因此,我們慣常聽見的「學門互補」並不適宜貿然地套用在綜合大學與藝術大學的合併中。
2、歐美國家的獨立藝術學院正是在這種對於藝術創作教育特殊性的審慎考量下產生、並且至今仍持續獨立存在著,較有名的例子如法國的高等美院系統(É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es Beaux-Arts)、美國的芝加哥藝術學院(School of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茱莉亞學院(The Juilliard School)、德國的柏林藝術大學(Universitat der Kunste Berlin)等。藝術創作人才的養成是獨立藝術學院設立的最終目的,藝術創作者的培養需要一個獨立的學習環境因應藝術創作特殊訓練之需求。即使如歐美國家附屬於綜合大學中的藝術學院,它們皆擁有極高的獨立運作自主性。反觀我國綜合大學中的藝術學院,其教學及行政上之特殊性及獨立性並未獲得確保。尤其在本國的藝術教育法中,完全無相關法規足以保障上述藝術教育自主性。因此,在如此不利的條件下,這些綜合大學下的藝術學院,長期以來在發展上,遭受到諸多限制。
3、教育部之國立大學合併的另一理由為大學規模過小。事實上,藝術創作教育本身在性質上即無法透過規模來達成。茱莉亞學院只有約900名學生,南藝約有1600名學生,當初設校規劃正是在這樣的思考下以師徒制及工作室之指導方式培育藝術創作人才。教育部以「量」作為藝術專業大學是否併校之衡量準則,是導因於對藝術創作教育的特性認知不足。再者,南藝每年自教育部領取的補助為3億,相較於其他大學,可謂少之又少。國家藝術人才的培養與南北藝術教育的平衡,難道真的不值這樣的價值嗎? 最後,若合併真不可免,國內有藝術教育者(例如前師大美術系楊樹煌教授)曾極具建設性地建議過,國內藝術大學之合併應採現有三所藝術大學合併之方式,並將三所藝術大學中,原本分散而重複之系所整合,於不同校區各自發展其特色,在節約資源之同時,集中發展能量。
4、至於教育部的另一個合併理由「跨領域合作」,筆者認為合併並不必然是唯一可行且最有利之方式。目前歐洲即透過大學聯盟的方式進行,例如德國的九大工業大學聯盟(TU9 German Institutes of Technology)、法國由數個學校及政府研究單位合力出資源組成的策略聯盟,例如巴黎第八大學與盧米埃電影學院組成的聯盟(Université Paris Lumière),雙方雖有密切合作及共同貢獻相對的資源,但各自仍舊維持獨立。我國之台大、台師大、台科大所組成之台灣大學聯盟亦屬於類似路徑。
5、南藝的存在對於我國南北文化平衡,具有極為重要的實質意義及象徵意義。我們才剛慶祝完故宮南院的開幕,如果故宮南院的設立不是一種簡化的政治策略考量,那麼作為南部藝術生產重要據點的國立台南藝術大學的存在必要性,就必需被等同地認真思索及看待。北部有故宮北院、有北藝、台藝,南部既然成立了故宮南院,為什麼不該有南藝? 眾所皆知,台灣的資源分配長期以來南北嚴重失衡。此現象,是否應該繼續下去? 究竟有什麼的理由,足以讓這個國家認定台灣南部不應該或是根本不配擁有一所獨立的藝術大學? 而那些理由是否真的充份到足以說服那一大群長期以來無論在政治、經濟、文化、環境上都受到極度不公平對待的南部公民?
6、藝術創作的訓練在於感知能力的訓練與拓展,長久以來,我國教育最欠缺的正是這樣的能力。當政府將文化創意產業視為重要發展方向時,卻忽略了文創產業最重要的源頭即是藝術的創造性! 藝術大學對於藝術創造性純粹而無條件的支持與培養,讓感知能力及創造力獲得充份的開展,無疑地,創造性及感知能力之擴展對於我國未來發展,關鍵性地扮演著轉型的契機。
台南藝術大學與成功大學的合併案不應被簡單地視為一項「 公公併」,它涉及了前述諸多重要問題之思考,筆者認為,現有的這個合併思考並未就上述問題有過充份之思考。期待上述的簡短論點能發揮拋磚引玉之效,引起國人、文化藝術圈、教育部、乃至於國家領導者之重視。筆者懇切地忽籲教育部應慎思此合併案,因為這樣的政策並不是一個1+1>2的政策,相反地,它將對於這個國家的未來造成無可彌補之傷害,而這樣的後果,相信絕不是教育部及全民所樂見的。
看了這則新聞的人,也看了……

男人愛提分手砲? 性愛教官分析四理由
怎麼跟對岸用字一模一樣
郝廣才:生小孩馬拉松大賽




原文連結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