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台灣文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中國時報】尹啟銘:尹啟銘投書本報》民進黨第一道荒謬的法案 (1970)

$
0
0

據報導,民進黨為落實蔡英文發展五大創新研發產業,將在新國會推出「策略性產業發展條例」草案,比照「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提供所需政策工具,其內容包括成立國家投資基金、放寬外籍人士居留限制、技術移轉協助、提供研發優惠等,令人不禁要質疑,是不是繼生技新藥條例之後,蔡英文又要推出另一套不公不義的法案。

《產業創新條例》是目前政府促進產業創新、改善產業環境、提升產業競爭力最主要的法律依據,前述策略性產業條例所提政策工具均已涵蓋在產創條例之中。如果政策工具強度不夠,可以修正產創條例,不知民進黨為何捨此正途不走,卻要另立新法?

民進黨人員說,過去的促產條例、產創條例都是以產業別為主,策略性產業條例則是從功能性切入。真是睜眼說瞎話,正好相反!顧名思義,策略性產業條例就是以蔡英文所提五大創新研發產業為標的,本就是以產業別為主,只照顧特定產業:綠能科技、亞洲矽谷(物聯網)、生技醫療、智慧機械、國防航太等。

至於產創條例則是強調功能別輔導,不針對特定產業,其第1條開宗明義就說:「本條例所稱產業,指農業、工業及服務業等各行業」。從早期《獎勵投資條例》為促進策略性產業發展以產業別為主,到促產條例、產創條例都已改為以功能別為主,鼓勵產業研發、人才培訓、汙染防治等。民進黨人不懂產業、不懂現行產業發展政策體系,隨便立法,豈不是在請鬼拿藥單。

民進黨人士表示,該策略條例是以生技新藥條例為本,為避免重蹈過去促產條例「優惠過多」的覆轍,政策優惠將著重於上游的新創研發,又是另一胡說瞎扯。生技新藥條例是蔡英文等所推動的第一項不公不義的法案,過去蔡英文杯葛產創條例,批評那是在圖利財團、圖利大企業,但是蔡英文、陳建仁、中研院院長翁啟惠卻私底下草擬生技新藥條例草案往訪立院院長王金平,不到兩個星期就通過該條例,可說是立法院罕見的黑箱法案。

此外,對照產創條例,生技新藥條例提供的優惠遠勝於產創條例,最大受益者就包括中央研究院研究人員,因此要論圖利財團、不公不義,產創條例均遠遠不如生技新藥條例,現今民進黨研提策略條例,竟說是以生技新藥條例為本,豈不令人駭然!

此外,只看到蔡英文在競選之時所提出的五大創新研發中心構想,那些構想僅止於口號,甚至彼此矛盾,例如其中之一忽而稱為亞太矽谷,忽而又稱為物聯網計畫;另外,到了新竹科學園區,就說新竹已是台灣矽谷,到了桃園,又說桃園是亞洲矽谷中心,顯示計畫空洞、思維錯亂。

從各層面看來,訂定策略性產業發展條例根本是欠缺正當性,奉勸蔡英文和民進黨省省吧!免得讓該條例成為未來新總統第一項最荒謬的法案。(作者為國政基金會執行長、前經建會主委)

(中國時報)



原文連結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