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wimg.edgesuite.net/images/ReNews/20160116/640_a79ffdaffbbccebf52c87a1a486100ed.jpg)
如果說,2014年的選舉對國民黨而言,是國共內戰時期的徐蚌會戰;2016年的選舉就會是連台灣都丟掉。在徐蚌會戰以後,國民黨軍再也沒有贏過任何一場大型戰役,接著棄守南京,但所幸還有台灣島可以退守,然而現在國民黨已無立足之地。這次的選舉或許不只影響四年,甚至會是八年以上。當然,也有可能從此成為小黨,再也無法回到政壇上,成為有影響力的政黨。
這次選舉國民黨之所以落敗,不能認為是因為民進黨過於優秀,而是敗給國民黨自己。在過去八年間,馬英九先是挾民氣可用,取得行政與立法權的絕對優勢,然而往後卻沒有辦法在施政上有所重大建樹,經濟成長也停滯不前。然而這部分不是絕對因素,這次的戰役,與2014年相同,是一個台灣主體性的戰爭,而國民黨在這裡幾乎一敗塗地,沒有中心思想、論述能力與執行力。國民黨的中心思想,僅是在口頭上以「one Taiwan」作為主軸,然而經濟全面向中國靠攏,政治也屈服於中國的論述,僅以薄弱的「九二共識」作為主張。然而所謂的九二共識,卻全然不能出家門,中國從未尊重國民黨的主張,反而縱容其黨政媒體及網民攻擊其所堅持的「中華民國」。是以在台灣主體性與中華民國的重疊性上,自己就難以自圓其說,卻仍然堅持以無法說服自己的主張試圖說服選民,當然一敗塗地。國民黨的論述能力也大幅下降,幾乎到失能的狀態。在周子瑜事件發生後,國民黨本有機會扭轉局勢,畢竟國民黨自稱擁有與國台辦或是中共中央溝通的「熱線」,而中國又是嚴格控制輿論、企業的國家,只要國民黨掌握契機,又能取得中國諒解,或許周子瑜事件的傷害可以減到最低。然而國民黨的表現卻荒腔走板,僅在最後周子瑜被迫唸出「我是中國人」的聲明稿時,以馬式作風講出「遺憾」二字,候選人朱立倫也只能溫情呼籲周子瑜回家。這種把自己的強項扭轉為弱項的方式,當然無法說服選民。如果連自己的國民都無法保護,又如何能讓國家往前行?是以,當國民黨未能注意到台灣逐漸崛起的主體意識,僅以九二共識維繫搖搖欲墜的民心,而其所自豪的兩岸溝通交流能力,在周子瑜事件卻又完全失能,馬英九的施政,又是以向中國靠攏來換取經濟成長,但是經濟又不能起色。台灣人的尊嚴喪失、經濟頹敗,如何能說服選民支持?而選前一夜的周子瑜事件,自然成為最後一根稻草,壓倒國民黨的最後生機。國民黨未來能否再起?主要取決於兩點,首先是黨的人才斷層問題。放眼望去,國民黨已經沒有任何中生代可以挑戰2020年的蔡英文總統。除了怯戰的吳敦義外,國民黨所有的一線戰將都已經出局,令人訝異的在於,經過八年,國民黨竟然無可用之將。國民黨是利益的集合體,當沒有執政權,又無制衡民進黨的力量時,國民黨四分五裂應該指日可待,此時國民黨的「蔡英文」何在?不會是光譜極端的洪秀柱,更不會是邱毅與蔡正元,國民黨如何能在未來一戰?第二個問題點最為根本,也就是台灣主體性的詮釋。國民黨如果屈服於所謂極端統派的思維,極力維繫所謂的「九二共識」,甚至在選後繼續往一個中國靠攏,可預見的將是國民黨在論述上更無著力點。換言之,國民黨如要浴火重生,就要思考拋棄中國,轉向台灣國民黨的可能性。台灣主體性已經是不可逆轉的趨勢,當社群媒體主導宣傳,而台灣主體優先的青年人又掌握社群媒體的話語權,國民黨如果要繼續生存,乃至於取回政權,卻又欠缺堅實的、與人民意志符合的信仰,徒以自己都不相信的意識型態想要欺騙選民,該是再難辦到。國民黨不是敗給民進黨,就像1949年一樣,不是敗給共產黨,而是敗給自己。國民黨如果不能下定決心,真正以台灣為主體,摒除仰賴中國的習性,積極培養中生代,甚至把黨產全數回捐國庫,國民黨將無再起之機會,只能成為如同新黨一樣的統一小黨。畢竟國民黨本來就是以利益、派系為集合體的鬆散團體,當執政權已經不在,還剩下些什麼?認清事實吧!國民黨,現在已經一無所有。如果國民黨沒有這樣的改革決心與認知,這個政黨,將會永久消失在台灣。更多呂秋遠文章
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