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曉摩(現為媒體從業人員、工作跨足新舊媒體與數位,另為業餘表演藝術評論人、表演藝術終身志工。)
韓國女子偶像團體TWICE中的周子瑜,只因為在節目中拿著中華民國的國旗就被自詡「反台獨藝人」的藝人黃安,在微博上以「台獨周子瑜」為名加以攻擊。並且,在短短幾天之內,「台獨周子瑜」在微博與中國各大網站被列為熱門搜尋,更因此掀起中國網民的群起撻伐。周子瑜所屬的經紀公司也只能在各種抵制的聲浪底下做出妥協,例如官網上將周子瑜的國籍台灣改成出生地台灣。
黃安對周子瑜的攻擊所引發的網路效應,我很難單純將它視作為「網路輿論的串聯發酵」來看待。中國的網路世界是一個被國家高度控制的空間,一個事件可以在國家允許授意下,被迅速操作而如火燎原;反之,也可以在國家強力壓制下,被迅速和諧而銷聲匿跡。
「台獨周子瑜」可以快速地在各大中國社群網站被搜尋與推播,背後很難讓人不想到中國政府的操控。而黃安,一如眾多網友所說,不過就是為北京這條老虎作倀,揣摩主人的意思,亦或是接受了主人的指令,針對具有指標性的人事物極盡其所能潑髒水。
為什麼周子瑜會成為攻擊的目標,只因為在韓國某綜藝節目拿了「中華民國國旗」就需要被這麼打壓?
周子瑜近期不只在韓國娛樂圈嶄露頭角,也因為韓國影劇產業在國際的能見度,而順勢打開了一些韓國海外的知名度(從登上美國電影網站TC Candler最新公佈的「2015年百大全球最美臉蛋」可見一二),也因此,周子瑜成了近期最有國際能見度的台灣藝人。
周子瑜名列2015百大最美臉蛋第13名(見影片8分15秒處)。
此一狀況,很難不聯想到「對周子瑜的抵制」是變相「對台灣國際能見度打壓」。
而由黃安開炮,中國網民接著群起攻之,凸顯了一個令人戰慄的現象:只要任何一個人有機會在國際上以「台灣人」的身分與姿態被看到,只需要冠上「台獨xxx」,就可以在中國掀起抵制潮,進一步挾所謂的「中國市場」脅迫個人、團體亦或企業妥協,再消弭台灣的「國家正當性」,最後達到讓台灣只能成為一個「地理名詞」的目的。
這樣的操作倘若可以在娛樂圈的藝人身上收效,同樣也可以操作於任何一個產業中的個人或公司團體上。在我看來,這就如寒蟬效應一般,讓「台灣人身分」或是「台灣人的國家認同」,成為每一個跨出台灣的台灣人必須謹慎處理的課題。一旦選擇在國際上表態、或說出自己是「台灣人」,就得承受一個極權國家鋪天蓋地的攻擊,而在這樣的前提之下,到底還有多少人敢以「個人」或「團體」身份去堅持「台灣人的立場」?
台灣的國際空間與各種被打壓已經不只在政治、外交等面向,就連生活的空間都在被一點一點地蠶食鯨吞,即便只是個好不容易稍微打開點知名度的台灣藝人,都得承受中國網民自以為的正義,而遭到口誅筆伐或抵制。思及此,怎麼可能不憤怒?怎麼可能不驚懼?
面對這種處境的台灣人,我們究竟可以做些什麼?
再者,對於像黃安這種無的放矢的中國鷹犬,台灣竟然無法有半點反制的作法或作為?只能任由這樣的人在「言論自由」的安全傘下信口雌黃、惡意抹黑,然後,當他大搖大擺踏上台灣的土地,回過頭來要運用所謂身為台灣人的權利時,我們依舊只能看著他得意地叫囂,這豈不令人感到無力?
最近看了鄭文堂導演的戲劇作品《燦爛時光》,劇中的台灣人們面對粗暴的國民政府,只能在有尊嚴的死亡與苟延殘喘地活著中選擇。活下來的人,身處在國家暴力「惶惶的威脅」下,從此噤聲、消音。而這樣的情形,不知為什麼,竟跟現階段台灣所處的壓迫這麼相似,這麼讓人氣憤又哀傷……
走筆至此,深切期望正在選舉的候選人與政黨們,真正看到台灣處境的艱難,也能提出一個可以讓台灣走出去的可行辦法,讓台灣人不須畏懼以「台灣人」姿態走出去的風險與壓迫,不必獨自面對強權的欺凌,不須為了走出去而自我矮化或委屈妥協。而這些都需要政府給予人民最堅實的後盾。
最後,引用柯志遠〈《燦爛時光》台灣人才懂的震撼年代〉一段話作結:「台灣,是個漂流在大洋中的島嶼;台灣人,是海洋的孩子,隨著命運飄蕩,沒有根,沒有祖,只有必須在這裡活下去的勇敢。」
(2016/01/15 更新)
編按:周子瑜15日晚上在經紀公司JYP的官方YouTube頻道上,公開道歉。周子瑜說,中國只有一個,海峽兩岸是一體的,「我始終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感到驕傲...」
相關報導:
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