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uc.udn.com.tw/photo/2015/12/30/1/1668463.jpg&sl=W&fw=750&exp=3600)
慰安婦議題漫畫 季青
在美國的操盤和施壓下,日韓兩國長期以來爭執不下的慰安婦賠償問題,最近破天荒地達成協議。一向態度強硬的安倍,同意向韓國道歉賠償;而堅持女權及民族尊嚴的朴槿惠則承諾,日本若落實撫慰措施,今後不再往事重提。這項協議,不但成功讓日韓的外交關係解凍,為日韓領袖的政治互訪鋪路,也適時修補了美日韓三邊關係的缺口。正當中美在南海衝突日益激烈之際,此舉也為美國的亞洲再平衡戰略再添一支柱。從協議內容看,日本政府向韓國作出了極大的讓步。日本不僅為韓國做足了面子,由安倍首相具名正式向韓國道歉,日本也以「政府」的名義撥款,供韓國成立十億日圓的慰安婦救助基金。然而,韓國聲援慰安婦的民間團體對這項協議並不領情,甚至稱之為「屈辱外交」,認為政府的作法背叛了國民感情。也因此,日方希望韓國能撤除日本駐韓使館前的慰安婦少女銅像,但韓方未明確承諾;事實上,設立該銅像的民間團體恐怕不會輕易退讓。
韓國之所以在慰安婦問題上,能迫使日本政府道歉又作出賠償,除了美國在幕後施壓,最主要的因素,是韓國長久以來對日交涉的寸步不讓,並不斷積極爭取而獲致的成果。
由於民族性的驃悍,再加上當年遭日本高壓殖民的慘痛經驗,在曾遭日本蹂躝的國家中,韓國一直是反應最強烈、立場最強硬的國家。韓國早在一九九三年就訂定《慰安婦特別法》,為受害慰安婦提供住宅、醫療服務及生活費。民間聲援慰安婦的團體《韓國挺身隊問題對策協議會》,更是不屈不撓地進行抗爭,日本駐韓使館前的慰安婦少女銅像就是他們所設立。韓國民間的聲音,有效地成為政府的後盾,讓日本感到芒刺在背。朴槿惠上台後,慰安婦問題更成為日韓兩國爭議的焦點,朴槿惠堅持,日本若不道歉賠償,日韓關係就沒有緩和的可能性,這讓日韓關係陷入前所未有的低潮。
一向堅持徵用慰安婦是「戰爭常態」的日本,這次為何願意對韓國彎腰道歉賠償呢?首先,主要是日本承受了美國的外交壓力,不得不低頭。美國的「亞洲再平衡」政策,包括了美日同盟、美韓同盟及美澳同盟等三大支柱;但日韓的長期不睦,讓美日韓三邊關係出現缺口;這不僅影響美國圍堵中國大陸的力道,也讓美國的軍事部署難以從「點」展開為「面」。因此,從去年開始,美國政府便要求安倍能夠積極改善與韓國的關係。
其次,安倍正試圖實施「終了外交」,他認為,要讓日本恢復昔日的大國榮光,除了在制度上要解禁集體自衛權,擺脫和平憲法的束縛外,在意識型態上要擺脫歷史恩怨的束縛,讓日本國民不再背負過往侵略歷史的包袱。也因此,採取一次性的道歉,讓鄰國不再重提歷史,便成為他的主要目標。今年終戰七十周年,安倍便以道歉的方式,希望為過去的侵略歷史做個了結。
問題是,殘酷的侵略歷史,可能這麼輕易就抹掉嗎?觀察日韓協議的效應,日本在慰安婦問題上獨厚韓國,但態度缺乏誠懇,連韓國民間都無法感到滿意;何況,日本強徵慰安婦的暴行遍及台灣、菲律賓、印尼、中國大陸等國,如今卻獨獨對韓國作出道歉和賠償,而無視於其他國家的感受。這樣的選擇性道歉,只會引起其他國家的不滿,如何可能終結日本的歷史罪行?
把視角回到台灣。台灣人對日本一向友好,在三一一大地震時,台灣也是捐款最多的國家;但這次日本的慰安婦道歉賠償,卻絲毫不顧台灣的感受,讓自詡現今是「台日關係最好」的馬政府感到難堪。然而,台灣過去對慰安婦問題多半只有宣示性的聲明或譴責,而缺乏實際的行動,更不見民間團體主動聲援當政府的後盾;因此,今天台灣慰安婦問題受到漠視,恐怕不令人意外。更何況,台灣內部的媚日言論不曾間斷,諸如許文龍所說的慰安婦「自願論」,李登輝則說慰安婦問題已經「解決了」;這種毫無民族自尊的說法,他們自己不汗顏嗎?
要問的是:台灣有八田與一的銅像,為何大家沒有勇氣力挺慰安婦為她們建立紀念銅像?
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