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台灣文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中國時報】羅智強:名家觀點-國民黨該得的掌聲 (2154)

$
0
0

首場2016總統候選人辯論,蔡英文在結論時以陳菊在美麗島事件被國民黨逮捕時寫遺書的故事軟性開場,感謝陳菊與民主前輩,話鋒一轉,說是這樣的勇氣,讓3位總統候選人因此能夠站上辯論台。在蔡英文的軟調子裡,想凸顯的是民進黨對台灣民主的貢獻。

然而,這正也是蔡英文最大的問題,因為,在她的「台灣民主貢獻」清單裡,並沒有國民黨。民主進步黨以及早期的黨外人士,對台灣民主政治推進當然有極大的貢獻,打破國民黨一黨獨大,解構了威權的政治體制,在台灣民主化的道路上,民進黨確實扮演著推手的角色。

然而,民進黨的角色固然該被肯定,國民黨對於台灣的貢獻,又豈能抹煞?國民黨對台灣至少有著光復台灣、保衛台灣與建設台灣的三大貢獻。

在光復台灣上,把台灣從日本的殖民統治中解放這一點,對意識型態如李登輝者,可能不是貢獻,反而是災難,也許他更希望台灣繼續為日本統治。好的,對有類似傾向的國族認同的人,就算不把光復台灣算成「貢獻」。那麼國民黨保衛台灣與建設台灣的功勞,蔡英文豈能無視?

民國38年,國民政府遷台,台灣在國民黨的領導下,歷經古寧頭大捷、八二三炮戰,終於遏阻共軍的進犯。所以,當蔡英文把3人辯論,簡單歸功於民進黨人士的「勇氣」,是不是也該合理的感謝國民黨領導的政府以及戍守前線的將士,因為他們的努力與奉獻,台灣才不致於被中共併吞,才有機會一步一步地進行政治改革以建立民主政體,也才有今天3人同台辯論的今天?

再論建設台灣,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十大建設,為台灣的基礎建設成功打底外,所謂的「台灣奇蹟」說的是哪一黨主政下的經濟奇蹟?所謂的「經濟起飛」,是哪一黨帶動的經濟躍升?不是國民黨嗎?

這些還不包括如土地改革、實施勞工保險、舉行地方選舉、推動九年國教等等一連串為社會制度、政治制度奠基的制度改造工程。這中間當然有企業家的心智與人民的勤奮努力,但也有國民黨成功治理的因素在內,這些,都是國民黨該得的掌聲。(作者為自由作家)

(中國時報)



原文連結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