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經搭過小碧潭線嗎?作者楊永昌先生在臉書發文指出,小碧潭站「每日進出站人次才4400,卻阻礙了公館以南新店線每天23萬人次的便利」,且小碧潭支線當初根本是「屈服於民意代表壓力」才設置,這樣的說法引起媒體如蘋果日報的報導。
但是,小碧潭站是否真如楊先生所言,只為圖利少數民眾,卻犧牲多數通勤族的寶貴時間呢?以下透過9張圖表帶大家深入了解。
先來看小碧潭站的流量有多低:
![資料來源:台北市政府](http://image.thenewslens.com/images/bg.png)
不論是出站量還是進站量,小碧潭站都是敬陪末座。
如果和另一個支線捷運站新北投站比較:
新北投站10月進站人次達23萬人,是小碧潭站6萬人的近四倍,顯示小碧潭站較未發揮新北投站吸引觀光人口的效果。
可是,為何利用小碧潭站的旅客會那麼少呢?我們利用地圖為讀者解惑。
首先,我們用數學方法,找出到台北捷運每一站直線距離最近的區域:
註:上圖最簡單的理解方式,是想像把一座捷運站跟鄰近車站畫中垂線,這些中垂線連在一起的形狀就是離該站直線距離最近的區域
可以看到,小碧潭站覆蓋的面積並不小,但為何從小碧潭站上、下車的旅客還是那麼少呢?我們接著從人口找答案。
利用社會經濟資料庫的最小統計區人口統計資料,我們可以大約統計出上圖每個區域涵蓋的人口數。再把這些人口數與車站流量相比較:
小碧潭站的涵蓋人口在各車站中排名第25多,但車站流量卻倒數第一,可以確定問題出在小碧潭站區域內的民眾,沒有利用小碧潭站搭乘捷運。這個問題又出在哪呢?
我們進一步縮小觀察尺度,看看小碧潭站周邊地區和捷運車站配置:
小碧潭站鄰近車站有新店、新店區公所、七張、大坪林、南勢角等站。如果小碧潭區域內的民眾不從小碧潭上、下車,那應該是因為從其他車站上下車更方便。
我們用台北捷運公司的搭乘時間資料,看看從小碧潭站到中正紀念堂站,與從七張站和新店區公所站相比,要多花多少時間:
註:上圖搭乘時間包括轉乘步行時間,不包含候車時間。
由於要多搭一站、多轉一次車,從小碧潭站搭捷運到中正紀念堂站,會比從七張站多花7分鐘,比從新店區公所多花5分鐘。
因此,就算住的地方離小碧潭比較近,只要不超過7分鐘或5分鐘,那還是從其他捷運站比較快。且上圖的搭乘時間還不包括等車時間,如果加上轉車的等車時間,可能還要花更久才能到中正紀念堂。
為了具體找出哪些地方會從小碧潭上車,哪些地方會從其他車站上車,我們利用Google Map的路線規劃功能,看看如果在小碧潭區域內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到捷運中正紀念堂站,從哪些捷運站會比較方便:
每個點都是一個定位點,我們以多數人會使用的Google Map路徑規劃服務判斷,如果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從定位點到捷運中正紀念堂站,應該選擇從哪座捷運站上車比較快。
可以看到,只有很小的區塊從小碧潭站上車比較方便,其他區域從大坪林、七張或新店區公所,甚至是中和線都比較方便。換句話說,小碧潭站和小碧潭支線,是這一小塊紅色區域專屬的捷運站和捷運路線。
由於電腦生成的定位點不一定有住人,我們在人工清除位於無人居住地區(例如河川、空地等)的定位點後,繪製出比較乾淨的紅色區域圖:
這一塊紅色區域到底是哪裡呢:
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