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台灣文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Yahoo】on.cc東網:可以不要這種愛嗎? (8334)

$
0
0

可以用我想要的方式愛我嗎?我有選擇的權利嗎?可以用我想要的方式愛我嗎?我有選擇的權利嗎?

【on.cc東網 作者:洪仲清 臨床心理師】

她說,看了我的文章,想分享自己的切身經驗。

那天傍晚,她在娘家,跟她媽媽帶著孩子在社區的中庭玩。她媽媽想帶孩子回家,可能怕蚊子咬,但孩子還想玩。

她媽媽就開始嚇孩子:「已經快晚上了,等一下會有魔鬼出來咬你…」

她媽媽邊講還邊演魔鬼的樣子,發出低吼的聲音。幾次之後,終於把孩子嚇哭了。

她在那當時,腦中閃過許多想法。不管是公婆或是她媽媽,都喜歡逗小孩(她其實覺得比較像嚇小孩),因為她的孩子很膽小,很容易被弄哭,但他哭的樣子很惹人憐愛,而且不會很難哄。所以孩子身邊的大人,似乎樂此不疲。

她作為一個媽媽,知道孩子個性容易驚恐,孩子受到這樣的對待,她真的很不忍。所以,偶爾她就會婉言相勸,但是身邊的大人好像不太把她的話放在心上。她知道她在婆家不能亂講話,語氣也都要相當注意,因為婆家的環境是,要她做事就是「自己人」,有衝突就是「外人」的氣氛。所以她如果有事,常把孩子帶回娘家,請外婆幫忙照顧,因為她覺得,畢竟是自己的媽媽,應該比較好講話。

這次,她想跟自己的媽媽好好溝通。她上前一把抱起孩子安撫,然後對她媽媽說:「可以不要這樣嚇他嗎?多講幾次,或者直接把他抱起來,不就可以了嗎?」

她媽媽說:「等一下請他吃冰淇淋,他就不會哭了啊,樓上還有…」

她略顯不悅,打斷她媽媽:「不是跟妳講過,不要讓他吃冰淇淋嗎?他會咳嗽。妳都這樣,把小孩逗到哭,再讓他吃他不可以吃的東西,每次我自己帶的時候,他都會一直跟我要來吃,說阿嬤都會給他,造成我的困擾。」

她媽媽火也上來了:「妳不知道嗎?很多人都是這樣表達對孩子的愛,我們這一代特別是這樣,逗小孩有什麼不對,是喜歡他才會這樣,不喜歡他根本就不會理他。這就像聊天增加話題一樣,這是很自然的事。誰叫你不讓他吃冰淇淋,如果我不讓他吃,他怎麼會喜歡我?難道你要我自己的孫子,將來不認他的外婆嗎?」

「那他可以不要這種愛嗎?」她講出口,就後悔了,覺得話太重,可是自己的情緒又還在往上衝,停不下來:「被愛,就要被弄哭,就要增加咳嗽的機會…」

她媽媽臉色鐵青,她最後語氣放軟:「妳要愛一個人,也要看他喜不喜歡這樣被愛。妳要找人聊天,也要尊重對方想不想聊,不是嗎?」

她媽媽沒說話,一把從她懷裡抱走還在哭的孫子,她聽到她媽媽對孩子說:「走,不要理你媽媽,你媽媽對阿嬤講話很沒禮貌,以後長大不要像她這樣。我們去吃冰淇淋,乖,阿嬤最喜歡你了!」

她一顆心沉到谷底,她媽媽走了一段路之後,回頭撂下一句:「以後妳再這樣講話,就不要叫我幫妳帶小孩!」

她很想哭,但是她只能忍住,因為她有事的時候,真的很需要她媽媽幫忙。她看著孩子吃冰淇淋,果然又咳嗽了,她媽媽當下默默地把冰淇淋收起來。但是她知道,如果有下一次,她不在場的時候,冰淇淋還是會隨時上場,畢竟那是孩子很喜歡的東西,很方便討好孩子的工具。

她回家之後,跟她先生說起這段過程。她先生說:「哎呀!這有什麼大不了的?帶小孩就是這樣啊!小孩子嘛,很快就會忘掉。妳要體諒老人家愛孩子的心,他們沒有惡意啦!」

她忘了,她先生也是「逗小孩」一族—覺得大人快樂很重要,小朋友哭一下沒關係。她心想:「我體諒老人家,誰來體諒我的孩子?」

她是看了我的文章之後,才發現原來有這麼多媽媽,心裡都有相同的聲音,只是迫於環境而感到無奈。她鼓勵我,這種文章要多寫,問題即使沒辦法解決,但是看到自己不是那麼孤單,其實感覺會好一點。

我知道這種文章,可以幫助一些人說出心底話。可是,順了姑意,逆了嫂意,怎麼寫難免有人感覺不如他意。寫得太詳細,怕對號入座,無意中傷到不想傷的人,寫得太模糊,又不見得能明確達意。

我只能說,看我的文章,當看小說就好。對自己有幫助就可以,真的沒幫助就擱在一邊也沒關係。我要認真地請各位朋友注意,以上人物情節,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絕對是巧合。

更多東網專欄評論



原文連結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