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七月,我從上海搬回台灣。
在這期間,許多人問我:「在上海發展得好好的,怎會想要回台灣?」
坦白說,從2008年到美國唸書、工作,2012年到上海發展,這一路下來,我已經有七年多的時間沒有在台灣長期生活過了。這一個決定可以說相當冒險。因為明知道台灣經濟不景氣(其實全球的主要市場,包含歐洲、北美都處在不景氣的情況),還要返台發展?除非你像我腦袋進水,不然回到台灣首要面對的,就是「低薪風暴」。
低薪,到底有多低?和我接觸的獵人頭(高階人力顧問)告訴我:「你在上海的薪資砍一半在台灣都嫌高!」
聽到這樣的描述,如果你是我,眼淚應該都要飆出來了吧。
但天性樂觀的我,還是不相信這個既定的事實,以為能靠自己的能力(而非年紀、資歷)找到一份薪資不和上海差太多的工作(最好還是自己喜歡的產業)。但幾經面試後的結果,我只能說血淋淋的事實就擺在眼前啊!
在上海,你只要年輕又有才華,再加上特殊的國際經驗,你會發現許多的公司、獵人頭會自己找上門。但在台灣呢?不好意思,你年輕又有才華,擁有國際經驗(或中國經驗),許多台灣公司根本無視,甚至還會告訴你:「你離開台灣這麼久了,台灣的市場你應該不熟了吧?」此話一出,基本上就把你直接打回原形。
這是個相當有趣的現象,台灣的許多聲音都告訴年輕人:「要有國際觀,不要只屈就在台灣這個小島。」但是當許多企業在面對這些有國際經驗的年輕人時,卻又告訴我們:「你的國際經驗在台灣無三小路用啦。」所以到底是年輕人走不出台灣,還是產業走不出台灣?
走不出台灣和世界競爭的,不是只有大人口中的「年輕人」,還有我們的企業和產業現況。
![Photo Credit: Luke Ma CC BY 2.0](http://image.thenewslens.com/images/bg.png)
現階段台灣的困境是:產業升級緩慢、封閉的市場以及政策再加上人才外流嚴重。正因為無法和世界平起平坐,台灣才會在鄰近的亞洲國家拼命起飛的時候敬陪末座。當然,許多人都明白其中的問題,其中又以政治力消耗經濟力的問題最為嚴重。
這樣說起來,台灣真的一無是處嗎?
不!在台灣生活,是相當舒服的一件事。
9月底我去了趟法國參加親戚的婚禮。雖然這是我第三次到法國旅遊,但是卻是我的第一次法國自助行。說到位處西歐的法國,大家或許都有許多浪漫的想像,但其實浪漫的花都也有它不善解人意的地方,例如沒有手扶梯的捷運系統。
在歐洲許古老城市,地鐵或捷運基本上都已經有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歷史,法國首都巴黎當然也不例外。面對這樣古老的城市,你就不要期待有手扶梯這種先進的設備了。而這對於我們這種旅人來說,扛著十幾二十公斤的大行李上上下下,豈不折騰?至於車廂的整潔程度,那更是不提也罷。
台灣的捷運,整潔又方便,明亮的車站和車廂更是世界上許多先進國家望塵莫及。
而上述的情況,僅僅是拿捷運來做比較而已。台灣還有許多地方,是你在國外看都看不到的好,諸如方便、人情味以及治安相對良好。你說,我能不愛這塊我生長的土地嗎?
但是這份美好,卻不包括目前尷尬的狀態:貧富極度不均、職場對於年輕人的不友善以及固步自封的心態和視野。這讓我不禁想問一句:我們還要在這樣的情況下多久?
最後,我還是期待台灣帶給我的是希望。我相信也有許多在國外生活打拼的年輕人,希望有朝一日能回到自己的家鄉工作。等到回家不再被說成是腦袋進水的那一天,或許就是真正鮭魚返鄉之日。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楊士範
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