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選舉,年輕人都變得特別重要。就像浮橋一樣,選舉,就浮出來,選舉結束,就沉下去。
不過這次看來很不一樣,經過一場驚天動地的學運之後,已經沒什麼人敢再輕忽年輕人的力量,他們超越了好幾個世代,做到了我們做不到的事,他們有行動力有參與感,有思考力有社會關懷,登高一呼舉國響應,沒有人敢再呼攏他們,於是,年底的選舉,年輕族群變成重要的搶票標的。
既然要搶票,當然就得做些宣傳,好告訴年輕人:只有我真心在乎你們,只有我懂得你們的需要,只有我能夠照顧你們的未來,也只有我才值得你們的支持。於是,出現了這支經典的「如果我跟連勝文一樣有錢」的廣告。
年輕人如果像連勝文一樣有錢,究竟會做什麼?根據這支廣告,我們的年輕人還挺膚淺的:要減肥抽脂、要環遊世界、要吃遍米其林、要買飛機、要住豪宅、要炒股票,還有一直玩一直玩一直玩一直玩。連陣營想表達的意識很明顯:只有連勝文既有錢又想做事,多麼令人尊敬。
我想有兩個原因,讓連陣營想出這個廣告的梗。第一可能是被罵權貴罵到火大了,乾脆大方承認自己很有錢,想化劣勢為優勢,以家境富裕來襯托投身公職的使命感;第二可能是明明比較年輕卻在年輕族群的支持度上大輸對手柯文哲,百思不解之餘,想給年輕人一個值得尊敬的理由。
可惜,廣告效果極糟糕。連勝文花了大錢在電視上拼命播廣告,播出越頻繁,罵聲也越大。很明顯的,這廣告犯了一個超級嚴重的錯誤,就是以為台灣的年輕人沒有腦。
廣告反映出在連陣營眼中,年輕人只有一種樣貌:一直玩一直玩一直玩一直玩,他們壓根不了解(或者根本不想了解)年輕族群的真實生活,也反映出連陣營對年輕人的鄙視與汙名化,最後連勝文以一種長者的姿態出現,以教導後輩的口吻說:嗯,我有錢,我要選市長,我跟你們不一樣。
要爭取(或騙取)年輕人的選票,你至少要真的去聽聽他們的想法,而不是找一些臨時演員來演出你心目中的年輕人。21世紀的年輕人獨立而有個性,如果你真心去聽他們對於「一旦有錢」之後的生命想像,其實會得到比廣告中更豐富有趣的答案。
很多網友說,如果變得很有錢,會想還清學貸,開始創業,會拯救流浪動物,會去幫助弱勢的人,會去改善環境,會去贊助其他有想法的年輕人。
很多在經濟泥淖中掙扎的年輕族群,如果真能擺脫生活與前途的壓力,他們將完全可以去實踐他們對這個世界的想像,那會是個連勝文未知的世界,一個和廣告中所呈現的完全不一樣的風景。
倒是廣告中那個「一直玩一直玩一直玩一直玩」,可能更接近連公子自己接下連家政治衣缽之前的形象吧?
既要人家的票,又要汙名化人家,這是哪招?
連勝文是這次年底選戰,所有縣市長候選人當中屬一屬二年輕的,44歲要選首都市長,照理說應該要打出一套年輕有為、幹練有理想的選戰,不過看看他背後的團隊,老爸替他籌謀了陳炯松林豐正等老臣,打起選戰來無論手法和人脈,怎麼樣也和年輕選票扯不上邊,然後又搞出了個鄙視年輕人的廣告,就連想幫他辯護的人都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只剩兩個月了,連公子,加油,好嗎?
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