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台灣文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商業周刊】黃世宜:一個老師的告白:我完全反對表揚模範生...成功,並不是輾過別人的心而已 (13775)

$
0
0

早上讀台灣蘋果日報,提到台北市長柯文哲,有意取消模範生表揚制度,引起家長反彈。

柯文哲是重視時效的醫師出身,是站在節省時間與金錢的立場來看這事情,雖然我本身熱愛浪費時間與生命,但從教育者的立場,其實我也完全反對表揚模範生。

為什麼?

一般我們所認定的模範生概念,其實只想到我們自己:比如品學兼優,會讀書,聽話不吵鬧,對我們教學方便,塑造孩子成為我們理想中的那個人,但孩子卻不能告訴他自己,他想要的是怎樣的人生。

我自己從小學教到高中。我發現,中小學階段,非常非常在意老師家長的評價。每一個星期我都會被學生七嘴八舌地問,

「老師你最喜歡誰?是不是最喜歡XXX?因為她成績最好?上課又好安靜?」

「都喜歡。」

「不行啦,老師你只能說一個『最』。那老師你喜歡我嗎?雖然我很調皮?」

突然覺得全班一陣安靜。聽見所有耳朵都豎起來的聲音。每一個人都希望變成最被喜歡最被稱讚的那個「最」。

忍心嗎?

孩子真的真的很在乎大人給他們的評比,但模範生制度就是這樣:它讓一個人陷入狂喜,卻讓其他的人陷入沮喪。任何一個師長對同儕的評比,不管是口頭上還是形式上的,都影響著他們自己對自己信心的建立,他們每一個人都需要被確定、被肯定,那屬於自己一分一秒的存在。

補記

我覺得這一個新聞其實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教育,不管是對學生還有家長,都是。

可以跟所謂的模範生家長溝通,在現代多元社會裡,菁英孩子所代表的社會責任是什麼。我可以理解模範生家長的心情,大家都會希望自己的孩子被公開表揚,但是這一種制度從長遠角度來看,對自己的孩子其實也沒有好處,往往是壓力的根源。

被表揚為模範生其實是很不幸的。因為這是對孩子與外界同儕之間,貼上標籤,讓他本身對同齡者畫上界線,於是他開始意識到自己與同齡者存在著優越性,當這一個優越感,像魔戒一般套住了他,會產生兩種極端的情緒,一種是自大,另一種則是自卑,但同樣都將面臨著迷惘:

「我為什麼是模範生?」

「我要怎樣保有我的優勢?」

就這樣一輩子問自己,卻忘記了,快樂本來應有、如何面對現實人生、周遭生活的尋常態度。

成功,並不是輾過別人的心而已。

作者簡介_黃世宜

學歷:
瑞士日內瓦大學比較文學碩士
目前攻讀瑞士弗利堡大學多語與語言教學研究所

資歷:
瑞士納沙特爾州立Denis-de-Rougemont高中華語教師
瑞士汝拉州社區大學華語教師&華語師資培訓師
瑞士中學漢語協會副會長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shihyi.huangterrier

「世界不便宜」專欄文章列表

(本文僅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原文連結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