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台灣文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商業周刊】謝宇程:30歲年收破千萬跨國企業總監:台灣不會問,歐美公司面試一定會問的問題是... (3486)

$
0
0
圖片來源:dreamstime

「有些人覺得台灣年輕人不夠努力、太安逸懶散,所以這一代在世界上缺乏競爭力,你覺得是這樣的嗎?」我發問。

「其實,台灣年輕人的努力認真一點也沒有比別人少。但很可惜的是,年輕人常常還沒搞清楚朝什麼方向努力,就跟隨各種誤解成見,付出大量心力與時間,到最後發現努力無效,或是跑錯方向,那才是比較更嚴重的問題。」

什麼樣的誤解成見?

Rosa的回答讓我也有點驚訝:「台灣許多父母都以為孩子投入時間在運動競賽,會荒廢課業,是浪費時間。但在歐美一流企業的徵才思維裡,在學生時代有運動社團的經驗,其實非常重要!」

「走到哪都適用的優秀」其實並不存在

鄭端儀,我們叫她Rosa,雖然年紀很輕,已經先後任職於跨國管顧(貝恩)、投資銀行(摩根史坦利)、台灣科技業(大中華區域總監),在30歲以前做到含獎金年收入破千萬,且在國內外累積豐富的工作經驗。為了回饋那些幫助過她的人,她近五年投入大量的心力,協助台灣青年規劃職涯、建備走向國際的工作能力。

「在台灣很難以想像,如果要在歐美的企業覓職,甚至只是和客戶、供應商簽個合約,對方都很可能會問及你的運動愛好。歐美非常看重運動員,也喜歡找熱愛運動的人一起共事。

原來,歐美公司喜歡找愛運動員工,因為熱衷運動的人常有各種優良的特質:重視團隊合作、有榮譽感、有紀律與毅力。歐美的銀行希望員工熱愛運動,因為這樣的人健康情況良好,而且反應快速。歐美大公司找業務代表也重視運動,因為愛運動的人樂於接受挑戰,習慣面對失敗,面對壓力,而且在難以預測的變化中快速反應。

Rosa從小學習跆拳道,參加過多次世界大賽得獎,她在工作後才發現,原來運動競賽的經驗可以為她的專職涯意想不到的幫助!不知道這件事的台灣年輕人,在青少年時全力以赴拼升學、拼研究,缺乏體育經歷,在職場上就弱了一截。

即使是在台灣本地找工作,Rosa也看到許多年輕人因為誤解而吃虧的例子。比如這樣的情況:

投資銀行研究部門徵人,薪水開得很高,往往會吸引一大批極優秀年輕人來,一個個都有豐富的領導經驗、主持活動與籌辦專案的記錄––但是這樣的職位,明明需要的是細心、耐心、按部就班,把每張報表、數字做對的人。如果錄取特質不合適的人,他們過一兩年也可能感覺「工作無聊」、「沒發揮的舞台」而離職,公司訓練的成本付諸東流。

在Rosa眼中,「走到哪都適用的優秀」這回事並不存在,年輕人本身的特質、願望,和他們找的工作不適配,才是大問題。

適合自己的方向要怎麼找呢,學生階段又怎麼知道哪些不同職場需要什麼樣的人呢?最近有一個流行的答案:「實習」。



原文連結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