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評比戴季全過往創業的經營績效,實在讓人稱奇。
稱奇的原因,在於他有過人的虧損能力,而且都是虧股東,不是虧自己。
戴季全在悠遊卡之前,是里斯特的董事長。里斯特財報顯示,年度虧損3900萬,營業額卻不到500萬,累計虧損到1.44億。而他自稱年薪1000萬,大概是一般公司不可能見到的奇蹟。里斯特102年營業額不到500萬,悠遊卡102年營收超過400億,是戴季全里斯特公司的8000倍。
戴季全經營績效虧損累累,而悠遊卡在票證和小額支付上,卻大有盈餘。悠遊卡更是建立在台北捷運上的寡占公司,起源根本是台北捷運的票證部門,分割出獨立出來的公司。沒有北捷,哪來的悠遊卡公司?這樣一個市民的公司,柯文哲怎麼會交給戴季全?
戴季全可以當上悠遊卡董事長的唯一理由,就是他是柯文哲的助選親信,在網路作戰上建立奇功,正如林筱淇、彭盛韶一樣,族繁不及備載。這樣的理由,如果用公共政策的角度檢視,當然就十分清楚,柯文哲提拔他做悠遊卡董事長的私心。
柯文哲的私心,創造了悠遊卡的「兩個董事長」奇蹟。連勝文時代,為了幫悠遊卡整合用途,衝刺「小額支付」,所以把悠遊卡公司分成兩個。但兩個公司,只有一套人馬。柯文哲卻大剌剌硬是塞進林向愷和戴季全。為了這兩個人,200多人規模的公司,硬是要多花1000多萬1年,多養一個董事長,和隨之而來的司機祕書辦公室等等。
然後,是色情女星卡事件。這不僅僅是讓悠遊卡淪為色情產業的環節,使台北成為地表唯一一個用色情宣傳的城市。事件過程的黑箱與無間斷的謊言,更是讓市民見識到,柯團隊不但讓台北蒙羞,更向市民展示,市府的品格已經無下線。
台北市民被戴季全色計
從為何選色情女星?簽約條件?發行計畫?是商業還是公益卡?電話接單算不算公開賣?事件的離譜、黑箱與硬拗的程度,早已超過極限。戴季全最後終於承認他說謊,終於承認,是他向公司提議,用波多野。
但更嚴重的是色情悠遊卡顯示了,台北市已經是一個民主機制無效的城市。
波卡發行之前,沒有市民或市議會的授權;實情是,他們根本不知情。而當輿論強烈反彈,當62個市議員,有43個公開強烈反對波卡。柯市府卻悍然不顧民意,就是要硬幹。
我們該警覺與痛心的,不只是戴季全,不只是波多野,而是,我們怎會容許柯文哲,變成一個我行我素的柯皇?戴季全當然應該走,而不是繼續盤據在悠遊卡公司,用悠遊卡的資源,作柯文哲的事情。
更嚴重的問題是,柯文哲硬是要讓戴季全留在悠遊卡公司。如果柯文哲更要進一步,把悠遊卡五鬼搬運,切開成好幾塊,把獲利能力更好的「小額支付」,甚至是更有未來性的「行動支付」,切出來給財團分,台北市民該怎麼辦?當柯市府開始用更精緻的刀叉吃市民的血肉,市民,有沒有說不的權力?
(作者為自由作家)(中國時報)
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