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台灣文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蘋果日報】謝金河:阿里巴巴上市傳遞的訊息 (2692)

$
0
0

九月十九日這一天,紐約交易所為阿里巴巴敲響上市鐘,阿里巴巴漫長的上市旅程也塵埃落定,這一家全中國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創造了多項歷史紀錄,也撞擊了未來兩岸經濟。

首先是:這是全球最大的一宗IPO,且幾年之內,恐怕不易打破,二、這是中國企業躍進國際資本市場重要的代表作,阿里巴巴以招股最高價定價上市,市值從一六三○億美元起跳,若以紐約交易所上市前暗盤價較招股價多出廿八%計,阿里巴巴股價若達八七美元,市值將達二一五○億美元,這是中國第一家市值超過二○○○億美元的超大企業,且阿里巴巴市值正好是AMAZON加上EBAY的總和,這是中國電商的新時代。

阿里巴巴上市後,中國企業在國際亮度也將大增,從市值來看,阿里會超過二千億美元,在香港上市的騰訊接近一千五百億美元,在美掛牌的百度是八百億美元,京東是四百億美元,中國企業在全球資本市場地位將大幅往前挪動。此外,中國富豪排行榜也將重組,前三大富豪變成是馬雲、馬化騰及李彥宏;過去知名的地產大亨排名都往後退,象徵了互聯網及電商時代來臨。

不過阿里巴巴風光上市,背後卻給台灣經濟及台商帶來更大衝擊與省思。中國的改革開放從一九七八年開始,台商的西進在八九年六四天安事件以後,每一個階段都有大台商崛起,例如,一九九○年代是台灣傳統產業西進的年代,康師傅魏家、旺旺的蔡衍明、寶成的蔡其瑞家族、正新輪胎的羅結家族紛紛崛起。

到了二○○○年前後,這是台灣電子業西進的黃金時代,郭台銘的電子代工業在中國建立百萬大軍的生產基地,成了中國電子業的催生者,此後,日月光的張家,台達電的鄭崇華,可成的洪水樹等都在中國建立了龐大生產基地,電子業也催生了很多大台商。

第三個階段是中國人有錢後,內需市場崛起,台商也出現了像許崑泰搭建的百腦匯三C大賣場及群光百貨,黃明端在中國披荊斬棘創建了中國大潤發,旺旺、康師傅在香港上市,市值都超過一千億港元,每一個中國經濟的轉折,台商都占了重要戰略位置且快速崛起。

這一波中國互聯網經濟快速崛起,阿里巴巴、騰訊、百度已成中國經濟三大龍頭,往後看京東,或者是市值在百億美元附近的網易、唯品會、攜程網或奇虎三六○,這些互聯網或電子商務企業快速崛起,卻沒有看見台商的影子。

也許互聯網或電子商務是主權經濟的產物,台商無法享受國民待遇,但是與電子商務高度聯結的物流產業,我們看到順豐快運等企業快速崛起壯大,也沒有見到大台商崛起的身影。

這兩年經營一帆風順的中國大潤發也遭到電子商務的大挑戰,緊急成立飛牛網,但似乎面臨重大挑戰。過去在傳統製造業與電子代工業的製造業時代,台商還可在中國搶到版圖,這回在電商時代幾乎找不到位置,這也意味了阿里巴巴風光上市,台商在中國進入艱困的時代。

更多謝金河文章


原文連結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