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台灣文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Yahoo】今周刊:勇敢走自己的路,不要出賣自己的靈魂 (4961)

$
0
0

文/周志建(今周刊網路專欄作家)

有一天,朋友B突然跑來找我,跟我說她最近很煩、心很混亂。

B跟我一樣都是心理工作者,好不容易終於拿到了博士學位,卻面對未來何去何從,感到很徬徨。她想去大學教書,想說這樣比較安定有保障,但卻又想跟我一樣,做一個自由工作者,她也想要自由。

你看,人很貪心耶。

生活本來就兩難,當下,我只是問B一句話:「哪一種角色,比較可以讓你過你真正想過的生活?」

B茫然地看著我,不解。於是,我只好說故事給她聽。

以我為例。我說:今天早上醒來,我先喝一杯酵素,接著打開冰箱、把一碗煮好的有機黃豆拿出來解凍,然後去打坐。打坐15分鐘後,穿上球鞋去公園散步。

回到家,我把黃豆丟進果汁機裡,加上半顆蒸好的地瓜,加點熱水,一起打碎,馬上一大杯營養豐富、香甜可口的地瓜豆漿就完成了。

接著,安然地坐在客廳沙發上,我一邊享受著美味養身豆漿,一邊望著陽台上的風景,發呆。突然,一隻白頭翁飛到陽台的蝴蝶蘭上,驚喜。

喝完豆漿,刷牙、洗臉,順便從冰箱裡拿出一塊面膜來敷臉。然後,我才打開筆電,開始書寫。兩個小時後,書寫完畢,起身,我開始整理家裡。

這,就是我一天的生活。

我跟B說,這樣的生活沒有好壞,也不見得適合每個人,但是,它適合「現在的我」,這就是我目前想過的生活。

年過半百,我想讓自己過得從容一點、簡單一點。我不想再趕路了。我說。

很多朋友都問我:「志建,你好不容易拿到博士學位,為什麼不去學校教書當教授?」

你想想看,如果今天我去學校任教,我還可以擁有如此悠閒的早上、享受優雅的早餐嗎?絕不可能。

如果到學校教書,我知道我的時間將永遠不夠用,而且我得去做很多我「應該」去做、而不是我「想」做的事。

到了這個年紀,我選擇過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我不想再勉強自己。至於教授的光環,唉,讓它去吧,一點都不吸引我。

況且,我不是一個需要經濟穩定的人,我也不需要退休金,錢夠用就好,反正我一個人也吃不了多少。我跟B說:「年過50,我只想隨心所欲、做自己。」

聽了我的故事,B雖理解認同,卻依舊充滿了疑惑。

「這樣的生活雖愜意,但會不會太過消極?而且,人真的可以這樣隨心所欲地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嗎?這樣會不會太自私了?」她感到不安地問。

唉呦,或許別人(主流價值)會認為這樣是消極,那我也沒辦法啊,我尊重每個人的生活價值與看法。我說過,這沒有對錯,這只是一種「選擇」,每個人要的本來就不一樣,不是嗎?

但現在這樣,就是我想要的生活。「這是我的選擇,我為自己的選擇負責」,沒有什麼自私、不自私的問題。

而且,在他人看來可能消極,但對我而言,卻是積極。我很「積極」在過自己想過的生活、「積極」想把自己的健康快樂找回來,你看不出來嗎?

接著,我跟B坦承:以前我也經常把自己弄得很忙、很累,也很不快樂。

這些年,我經常深刻反思,問自己到底想要過怎樣的人生,我才會快樂?我發現:我要的其實不多,我只要過簡單的生活,就會快樂了。

人一旦搞清楚自己要什麼,就不再隨著世間價值來回擺盪、隨波逐流,於是,人就安定了。

要弄清楚自己的人生定位,當然不是一蹴可幾。這10年來,透過書寫,我從不間斷跟自己對話,覺知自己、探索自己,於是,如今才能一點一滴地、確認出自己想要活出的樣貌。

請忠於自己,勇敢走自己的路,千萬不要出賣自己的靈魂,否則,快樂將永遠不屬於你。

【延伸閱讀】比起失去鐵飯碗,張曼娟更怕不能忠於自己。

※本文由今周刊網站授權刊載,禁止轉載。



原文連結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18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