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wimg.edgesuite.net/images/ReNews/20150820/640_a33989473ba507b4d1ce967d5c402162.jpg)
(前新聞局國際處處長、前文化部文資局局長)
在新聞局工作了一輩子的老友,年前九十餘歲的父親過世,家人在整理遺物時,意外發現了一封宋楚瑜在三十五年前寫給其父的信,事隔如此之久,老人家還一直把此信珍藏在抽屜裡,視為光耀門楣的證物。
老友是在1978年暑假期間,以留學生歸國的身分,被延攬至新聞局國際處服務,承辦對美宣傳工作,而年底適逢中美斷交,因業務需要,他經常必須加班到深更半夜,才能回去休息。
數月後的某一天,他突然接到父親從台中住家打來的電話,告訴他接獲宋楚瑜局長寄來的一封信,原以為是不是兒子在台北出了什麼大事,所以長官來信通知,待急忙讀完,才大大鬆了一口氣,而且感動的濕了眼眶。
這封信前半段提到彼時局務忙碌的情形,後半段才是正題,原文照抄如下:「業務方繁之際,幸得令郎公而忘私,全力配合,甚至遲歸早到,廢寢忘餐,而能怡然自得,從無難色。此種卓越表現,誠令楚瑜深為感動,亦深感此乃義方垂教,得能培育佳子弟,而蔚為國用也。欽佩之餘,特函致謝,並祝大安。宋楚瑜敬上四月三十日」
日理萬機的宋楚瑜,為何會想到寫信給一位年輕同事的家長?據老友猜測,是因為他曾無意中跟長官提到,已有好幾個月未回台中看父母親了。言者無心,聽者有意,宋楚瑜怕人家父母擔心,乃去信致意,請對方寬心。
由這樣一件極具人情味的陳年往事,不僅可以看出宋楚瑜做人的真誠、周到,而且,更可以感受到他對年輕人又是何等之愛護有加?試問,在現今台灣的政治人物中,除了宋楚瑜外,有誰會如此在乎一位基層人員的感受?有誰會寫信給一位年輕同仁的父母,感謝他們的教導呢?
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