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是良心的事業」——我所知道的義美](http://www.peoplenews.tw/upload/news/fd03d636-e4ff-4a81-9496-bc96a820c6b8.jpg)
多年前日本曾經發生「毒水餃」事件,造成人心惶惶、人人自危,一時之間「中國製造」的食品、用品與「黑心貨」被劃上等號,讓人敬鬼神而遠之。
我曾在美國西岸華人聚居的大城親眼目睹這一幕:知名的大賣場逢周末都供應各式各樣試吃食品,數量頗多的「老中」們都攜家帶眷來光顧,採買之外,「試吃」才是主題。處處可見一兩家熟人碰面打招呼:「您,也來?」「是啊,是啊!您也是唄,吃早點兒來著!」放眼望去,的確「這邊兒」有包子、披薩、雞塊,「那邊兒」有熱騰騰的湯品,吃飽了還有不少咖啡、果汁試飲,外加甜食試吃……真是極其豐盛的「早點兒」!有一個水餃試吃攤位,操著中國口音的大媽吆喝著:「台灣水餃、台灣水餃,今天大拍賣,快來嚐嚐!」有人好奇問她︰「真是台灣的?不是中國的?」「絕不絕不!我們,絕對不賣中國東西!您瞧瞧這醬油兒也是台灣的!」
那時候,我們徹底的鄙視中國商人、恥笑中國人民,活在這種國度的人大概連自己都瞧不起自己了,同時,我們也深深的以Made In Taiwan為榮。
曾幾何時,台灣也發生塑化劑事件、毒澱粉事件、摻假油事件…黑心商人與無品學者連成一線,加上怠惰、偷懶、不負責任的政府官員,只急於粉飾太平,好官我自為之,造成消費者無所適從,GMP政府認證的標章不可信賴,而「台灣製造」的招牌也面臨信心崩盤。
危機時刻,「義美食品」被消費者賦予極大的信賴感是眾所周知的事實。做餅是良心的事業,這一句義美傳家格言也因此受到社會上普遍的讚賞。
樸實、務實,堅持台灣優良企業精神,義美更無愧於與蔣渭水先生極深厚的淵源。
一九三一年,蔣渭水四十歲驟逝,其弟蔣渭川帶著兄弟倆的家族婦孺,再也無力繼續承租包括大安醫院、文化公司和民報發送處等三個店面,遷居他處。現今義美高志明總經理的祖父高番王先生把它們租下來,開始了「做餅的事業」。三年內事業有成,便買下這片店面,即今日延平北路二段義美本店。
義美的南崁觀光工廠裡,陳列著改建時拆下的渭水先生踏過的門檻、運送民報的同型板車、台灣民眾黨使用的同型電話……高總經理津津樂道,為訪客細述這些破舊卻珍貴的歷史遺跡。
因為與高志明先生熟稔,毒水餃事件時我曾問高總:「請問義美的產品,從原料生產,到製造、包裝,哪一個環節經過中國?」高總經理回答我:「都沒有。」當時,我便建議高總不妨以此大肆宣傳(未經中國),消費者一定歡迎,公司的業績一定長紅。而那時候,我根本還不知道義美有自己花鉅資設立的檢驗部門呢。
高總經理以他一貫樸素的面容回應我,他說:「那督廣告呢?遮攏總是應當做的代誌。」義美精神代表著台灣最優質的格調與文化——誠實、不貪、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對照柯文哲醫師的素人語言:「政治有甚麼難呢?『找回良心』而已!」
「食品是良心的事業」,我們以「台灣有義美」為榮。
原文連結